我是女醫生哦!陛下如果不介意,我就接下任務了哦!】
“巾帼不讓須眉,世民敬佩還來不及,又怎會介意?”
李世民見任務有人接下,本想立刻見見這位巾帼女軍醫,但是對方卻說她還有一台手術要做,做完就立馬加入陣營。
這樣一來,李世民也更加期待後代的女軍醫究竟能有何種神奇的醫術了。
一路聊着,此時已到了長安城外。李世民讓高适将戰旗揚起在進城。
如今長安城内士氣低落,從上到下皆愁雲慘淡,更需要這一場勝仗來振奮人心。
守城門的小将見到這支精銳騎兵精神抖擻、身披重甲,其後還跟着不少戰俘,頓時吓得以為是敵軍來襲。
可是等看到是禁軍,認出程千裡之後,頓時又松了口氣,有些奇怪地上前攔人。
“你這小将好生奇怪,我等乃建甯郡王麾下一千精銳,出城打敗孫孝哲叛軍兩萬精兵,你竟然還要攔我,不肯放行回家,是何道理?”
“什麼?将軍你說你們一千人打敗了兩萬叛軍?”
幾個守城的小吏皆是面面相觑。
見到對方不信,高适直接将孫孝哲的人頭抛了出去:
“人頭在此,建甯郡王打了大勝仗,以一千騎兵打敗兩萬叛軍,并斬獲敵方将領首級。
此戰大捷,還不速速打開城門,讓我長安百姓皆知喜訊?”
見到敵方将領孫孝哲的人頭,一時間,守城将領既驚且喜,頓時打開城門恭迎。
百姓很快聽聞此消息,人群沸騰,全都出門來看建甯郡王和身後的一千騎兵究竟是何等風采。
“建甯郡王人這麼年輕呢?”
“年輕怎麼了?當年太宗陛下不也是十六歲雁門救駕,二十三歲虎牢關一戰擒兩王。
天降英才,又何分年齡?”
“太好了,有建甯郡王,我們長安有救了!
賊人一定能被建甯郡王殺得片甲不留!”
此時,全長安城皆已知道,那位高高在上的年老皇帝已經半夜裡偷偷攜太子跑了。
而建甯郡王卻沒有跟着逃離,而是孤身一人守住了長安城,竟以一千騎兵就打敗了敵方兩萬精銳!
這是何等的英姿,何等的豪邁義氣,何等的風光啊!
一時間,百姓夾道相迎,争相送上瓜果。
更有漂亮的年輕小娘子,解下香囊,或是摘下旁邊的花朵,朝着李世民擲去,以表對這位建甯郡王的仰慕之情。
李世民含笑收下好意,但擺擺手拒絕了更多饋贈。
他坐在馬上,沖着周圍圍得水洩不通的百姓拱手一禮,聲音洪亮地說道:
“賊人虎視眈眈,觊觎我長安都城,正是國難當頭,朝廷需要用人之際。
我大唐求賢若渴,無論庶民百姓、寒門貴族,不分男女,若有抗敵殺賊之心,皆可來我建甯郡王府!
我自當敞開大門,倒履相迎!
諸君,可願與我共守長安,共守天下萬民?”
李世民一番懇切的肺腑之言,聽的周圍百姓眼含熱淚,感動非常,皆是振臂高呼,心中沸騰:
“守長安!”
“守長安!”
“願與建甯郡王共守長安!殺賊立功!”
許久後,身披銀甲、高大俊朗的建甯郡王騎馬帥軍已然走遠了。
但身後夾道的百姓卻依舊久久不願散去,依舊在讨論着建甯郡王的風姿,杜甫此時正在人群之中,待他回神之時,才發現自己早已淚濕衣襟。
二十年前,他也曾意氣風發來到長安,自诩滿腹才華,兩次參加科舉。
但是奈何朝堂奸佞當道,二十餘年過去了,他功名利祿一事無成,風霜如刀劍刻在他的臉上,寫滿了這些年的落魄滄桑。
去歲動亂之際,他在老家的小兒被生生餓死。直到此時想起,他依舊滿心自責悲痛。
家國動亂,百姓何安?
如今,他不過一介老邁籍籍無名的文臣,無能到連自己小兒都養不活,又是否能入得了這位朝廷勳貴郡王之眼?
杜甫心中忐忑。他換了一身洗得發白尚且幹淨的衣裳,即便會受人嘲諷羞辱,也毅然決然叩響了建甯郡王府的大門。
正在杜甫滿心躊躇忐忑之時,旁邊忽有一幹練女娘也走了上來。
杜甫還未開口,便見她一撸袖子,舉止十分豪邁,将門敲得咚咚作響:
“我的個老天奶啊總算到了。長安城怎麼這麼大,連個GPS導航也沒有迷路一下午是要累死我啊!”
這這這……
這是何人,竟敢這麼無禮?
這女娘動靜之大,都快把郡王府的門闆敲爛了,旁邊的杜甫一時目瞪口呆,就幹看着那女娘繼續叉腰說道:
“一分錢都沒有可走死我了!二鳳大大,你不是說要軍醫嗎?
不是說敞開大門倒履相迎嗎?怎麼還關着門也不見你人啊?
還有,老闆你能先發工錢再幹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