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始皇二鳳,boss直聘 > 第9章 這是他的觀音婢!

第9章 這是他的觀音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此時,馬嵬坡事變已經過去幾日了。

李隆基與李亨父子已在馬嵬坡分開。李隆基南下去蜀地,而李亨決定北上去靈武稱帝主持大局。

與此同時,兩匹快馬加鞭,将長安城的戰報送往李家父子二人手中。雖此時父子早已離心,但看完戰報後,二人面上卻露出了如出一轍的表情。

驚訝、懊惱、後悔,這是二人一瞬間的反應。

離開馬嵬坡後,狼狽至極且人心盡失的李隆基,此時後悔得恨不得回到十數天前,讓所有事情重來一次。

沒想到李倓竟有這般才幹!

他若是當時聽了李倓和旁人勸告留在長安城中,就不會被這些逆賊奪權逼至此境!

說不定還能将安祿山、史思明這些反賊通通活捉,他此時依舊是在長安高高在上的天子!

“聖人,此時長安城并未陷落,是否要回京?”

跟随李隆基一道去蜀地的禁軍将領陳玄禮這般問道。

然而,李隆基思前想後,猶豫的把手裡的戰報都捏得折了,最後還是搖搖頭。

不行,現在幾十萬叛軍都圍着長安呢。

他回去或許能振臂一呼收攏皇權,可萬一有個閃失呢?萬一被反賊五馬分屍呢?

想活和求生的欲望,已讓這位七十歲的老人不敢再冒任何風險,于是最終,他還是歎息一聲,繼續前往蜀地。

與此同時,李亨周圍的大臣也有人提議。

“殿下若回到長安中登基執掌大權,定然能讓士氣高漲!等到援軍到來,叛軍便無論如何也無法拿下長安了。”

然而李亨糾結地來回踱步,最終還是覺得長安局勢焦灼不明,實在太危險。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太宗當年亦是果決從高句麗撤軍離去。如今我還是繼續北上去靈武為妙。”

并不知道此時太宗本人已經通過天幕将這話知曉了個一清二楚,李亨此時看着長安城的捷報,反而對着李倓這個兒子生出了幾分怨恨不滿。

當時李倓回去,打的是為他們殿後的旗号,可誰料他居然罔顧旨意,回去守城了?

李倓這是什麼意思?這是對自己和父皇的決定不滿暗中抗拒嗎?

還有,他一回去就把長安守住了,然而自己和父皇卻逃了,這把他的顔面置于何地?

“這三郎當真是不孝至極!”

李亨嚴肅地怒斥道。

不孝可是逆天的大罪。好在正當此時,李世民的信件也快馬加鞭送到了李亨手中。

等李亨看完李世民“父慈子孝” 的一番肺腑之言,說離開父親幾日不見便憶之欲死,以及詢問他是繼續留守長安還是追随父親,顯然是把他這個父親放在心上。

李亨這才眉頭舒展了些。

“原來三郎隻是不巧遇到叛軍襲擊,之後沒法子才退回長安了。

好好好,我家三郎還是那個孝順的三郎啊。”

李亨這才安下心來,繼續北上。

很快,李亨在靈武稱帝,同時,李隆基将自己的兒子們分封為各地節度使的消息,幾乎是前後腳傳來。

天幕觀衆早就有人把李亨類比太宗的消息告訴了李世民,李世民看的咬牙切齒,恨不能一天毒打這兩個不肖子孫八百回!

“他居然還敢以我征高句麗比?!”

好幾日了,李世民想起來依舊震驚且生氣!

這個曾重孫他怎麼好意思?

【我們二鳳大大沒拿下高句麗,那是因為當時天氣變冷,為避免士兵在北邊凍死凍傷。

因此他決定立刻撤退。事後看這個決定很明智。

即便如此,人家也是以兩萬打了對方十萬的大勝仗!還一口氣拿下十數個城池。】

【這怎麼能叫敗仗呢?這明明是大勝,隻不過沒有徹底掃平對方而已。

就像考試滿分一百,學神門門一百二,結果一不小心腳滑考了個九十九分!

這得多不要臉才能這麼類比啊,真就臉皮厚如城牆呗?】

而且更讓李世民郁悶的是,外部叛軍尚且大兵壓境氣焰嚣張,這李亨和李隆基卻開始内部争鬥了?

一個剛稱帝,另外一個就立馬放權給其他兒子,這是什麼意思?

不明擺着讓地方将領不知道該聽誰的嗎?

這邊的父子二人争鬥得十分精彩,唯獨李世民繼續獨守長安,困于敵軍包圍之中。

此時的李亨還在收攏軍隊,派朔方軍清剿隴西的殘餘叛軍,因為騰不出手來,就下旨讓李世民繼續守長安,以等增援。

長安城至今依是一座孤城。期間叛軍也數次發動進攻,都被李世民以各種計策攔于門外,兩軍持續對壘。

在這種形勢下,最大的問題還不是人手不足,而是糧草。

作為大唐的國都、七世紀最大的國際化城市,長安城内有百萬人口,每日消耗的食品數量極大。

然而,長安城本身并沒有那麼多田地供當地人食用,大多數糧食都是從洛陽和淮南等地運過來的。

因此,此時被圍困的長安相當于被掐到了命脈咽喉,大軍的糧草已維持不了幾日了。

好在李世民早已讓杜甫等人去四下籌集糧草。長安城中百姓較為富庶,家中多有存糧。

百姓們是不願意就這樣拿出來的,杜甫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一個街坊一個街坊地去勸說,這幾天下來磨破了嘴皮,這才讓百姓們拿出了存糧作為軍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