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身殺氣,持劍就沖了進來。哪怕太原尹官職不小,王承業還是被李世民的氣勢吓得夠嗆,立馬伏低做小,說了一堆好話:
“燕王恕罪,臣也是為您、為大唐着想。這般攻城略地的利器,輕易放過,臣看着實在可惜。”
然而,王承業再狡猾,又怎能逃過當了二十餘年皇帝的明君眼睛?
李世民似笑非笑:
“王大人當真是為了我大唐,而不是存了什麼私心,才會在本王入眠時偷偷把本王的人抓了?”
【我查到了,二鳳大大快搞他!就是他在背後捅刀子,害死了顔真卿的堂兄顔杲卿一家三十餘口!還害的河北道徹底丢掉了!】
【這怎麼回事,快展開說說?】
李世民雖然之前看過大唐之後發生的事,但并非事無巨細都知曉。此時他一邊和王承業周旋,一邊看着天幕的爆料。
【當年安祿山從範陽南下攻打河北時,在河北的顔杲卿先是假意投誠,随後在安祿山離開後起兵反叛,殺掉了安祿山的部将李欽湊,奪回了土門關。
然後他派自己的兒子和姻親張通幽一起前往太原,向太原尹王承業求助,并要将此事上報給唐玄宗。
但是張通幽是個首鼠兩端的小人,他很快投靠了王承業和楊國忠。
王承業把顔杲卿的功勞昧下,替換了顔杲卿的通報,把土門關大捷的功勞全攬到自己身上。
所以當常山被圍,顔杲卿多次向他求援時,王承業怕顔杲卿活着總有一天會揭穿自己,就當作沒看見一樣不出兵。
結果四面無援的常山城破,顔杲卿一家三十餘口全被殺害!這才有了後來顔真卿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
【顔杲卿被押到洛陽見安祿山時,安祿山問他為什麼叛變,他就痛罵安祿山。安祿山特别生氣,讓人勾斷了他的舌頭,然後又将他綁在柱子上淩遲處死。】
【據說他哪怕舌頭被斷,死前還一直在痛罵叛軍。】
【為張巡齒,為顔常山舌。真的太悲壯了!
但這一切或許本不應該發生,就因為王承業和張通幽這兩個小人!】
李世民看完後怒極,很快把事情原封不動加上細節說了出來,隻把王承業聽得臉色煞白、戰戰兢兢。
這一切他做得明明很隐蔽,遠在長安的李世民是怎麼知道的?
“燕王殿下,您是聽了哪個小人的誣告,臣哪敢這麼做?”
王承業自然矢口否認,此時顔杲卿一家死無對證,他又怎麼可能承認?
“不承認是吧?”
李世民也不跟他廢話,直接一腳把人踹出門去:
“既然當初顔大人守常山你阻斷他信使,也不出兵相助,那現在就由你去把常山奪回來!
來人,給他一副铠甲,将他扔出太原城!”
王承業簡直難以置信!
燕王你究竟怎麼回事?!
說到底最恨他的應該是顔家人,關這個燕王什麼事?
還有他這麼越級處置朝廷官員,難道就不怕聖上猜忌他?
然而李世民還覺得自己處罰輕了,可惜他現在還不是皇帝,不能直接将此人就地正法。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氣不過,于是直接把人提起來,騎着馬一路提溜着這人拎到城頭上,要把人從城外的吊籃裡扔下去。
“别别别,燕王殿下饒命啊!
我承認,我招了,我都認了!”
看着不遠處明晃晃的刀兵,王承業知道被扔下去肯定會被紮成刺猬,連個全屍都保不住,吓得當場就招了。
李世民哼了一聲,命人将他軟禁起來。
李光弼得知此事後,也是氣得破口大罵,直罵此賊可恨。
“隻可惜顔大人一家忠烈,竟被此等小人害成這樣,唉,還有那個張通幽!
我現在就要向聖上上奏,必不能饒過他們二人!”
李世民沉思片刻,覺得自己暫時不要出面在疑心病人李亨面前秀存在感,讓李光弼與顔真卿上書就夠了。
張通幽投靠的是楊國忠,現在的話李亨肯定也會将二人處死。
不過,李世民還是決定先将此事按下不表,畢竟新派一個太原尹過來,不如直接把地方行政權捏在手裡更好用。
等打完河東,活捉史思明蔡希德,離開太原之後再奏表。
李光弼聽的連連點頭,隻覺得這計甚妙!
戰時行軍打仗,整個城的指揮權和行政權在一起才能放開手腳!
此事處理完畢,李光弼哀歎半天,決定先去偷摸揍王承業一頓,然後再把這事告訴顔真卿。
隻是一想到事情之慘烈,他一個武夫又不擅長看人傷心,都不好直面顔真卿,隻覺頭皮發麻。
李光弼想了想,決定拉上燕王殿下一起去安慰人。隻不過一轉眼的功夫,燕王殿下又跑不見了?
就在李光弼和蒼蠅一樣四處亂找人的時候,李世民此時也很尴尬。
他在王興國面前摸了摸鼻子,看着自己床榻前,那個摔在地上腦袋都掉了的東西,很是抱歉地說道:
“那個,這東西突然靠近我還發出聲響,我吓了一跳,拿劍砍又砍不動,就使勁捅了過去,然後它就摔成這樣了。”
這也奇怪了,這東西刀槍不入很結實,但是摔一跤就直接散架,頭都分家了。
也不知道這到底是結實還是脆弱?
“這東西是不是就這樣死了?材質看着很特殊、結實,你應當花了不少錢吧。我造價賠償你三倍好了。
不過我很好奇這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畢竟看起來醜得怪吓人,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