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過年的說些無稽之談。
沈淇對她突然冷淡茫然無知,自己明明說的是些司空見慣的吉利話。
望見此番情景,王氏細眉皺成川字,這個李安意當真是目中無人,白瞎了自己一片好心。
王氏此人極其好面子,郭氏一來便心急如焚展示自己伯府夫人威風,其中自然包括展示和美的婆媳關系,奈何李安意未領情。
室内氛圍硬生生冷下去,随侍的丫鬟們噤若寒蟬。
王氏雙眼如噴火,自己昨晚派知春吩咐她備下給沈淇的見面禮,她莫非忘記了,真是丢臉。
桃芝膽戰心驚地将荷包遞給沈淇身邊的丫鬟梨花。
郭氏母女見此臉上不約而同露出了然于心的表情。
李安意眉眼疏淡,嘴唇勾起似有若無的弧度,原想稱病卧床缺席年夜飯,又怕王氏生疑之後請醫為她診病,生出一堆麻煩事。
昨夜知春腳踩碎雪進入博海院,直言不諱地道:“大夫人言明晚除夕宴少夫人須備下好禮送予二房少爺小姐,且身為伯府少夫人一言一行皆代表伯府臉面,外人在場要謹言慎行,明晚少夫人瞧大夫人眼色行事,莫要耍性子,鬧笑話。”
一番叮囑皆是要李安意遵守兒媳本分。
知春接這差事苦不堪言,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大夫人不好惹,難道少夫人好惹,榮安堂因李安意摔了多少茶盞也無濟于事。
沈澹鐵了心護李安意,王氏無可奈何,隻得退步。
然而李安意為何要委屈自己強行露出一副恭順兒媳模樣,孝順視自己如敝屣的王氏。
幾次事件下來,李安意清楚認識到王氏對自己的鄙夷與傲慢。因此,為何要聽她的話畢恭畢敬。自己備下給沈淇的禮物,隻是不想滋生麻煩,而不是意味她要老老實實做乖媳婦。
王氏的一番敲打起到反作用,激起李安意逆反心理,又恰好聽見沈淇的癡人說夢之話,一并發作,神色瞬息冷若冰霜。
起初王氏對兒媳李安意格外滿意,溫婉貌美,精通書畫,儀态端莊,賢惠大方,又性子柔好拿捏,勳貴之女,哥哥是威武侯,雖手無兵權但年輕有為,日後能成棟梁之材。
然而現今喪母喪兄的李安意在王氏眼裡是個任人踐踏、柔弱無能的孤女,自己好心好意養她卻天天冷眉冷眼,造孽呀!
望着李安意柔美靜秀的側顔,王氏發狠心想假若沈澹未護着她,自己定會叫她好看!教些規矩!
兒媳服侍婆婆天經地義!
至于夫妻和離,王氏想都未想過,那是顔面盡失的大事。
花廳内二房庶女沈汐扭動酸脹的雙腿祈求閑聊快結束,老天仿佛聆聽到她的心聲。
王氏眼尾輕提淡掃一圈,聲帶威嚴道:“開飯。”
郭氏身後的沈汐松口氣輕手輕腳走向最後一個位置。她熟知這位眼高于頂的大伯母高傲的脾性,視庶出如蝼蟻,動動手指即可輕易捏死。自己和沈清是無須挂齒的蝼蟻,沈渡是罪該萬死的蝼蟻。
郭氏母女霎時間收起看戲心思入座。
沈汐跟着就座。
一場各懷心思的交流暫時落幕。
主位上王氏夾起一片魚肉蘸料吃嘗,滑嫩細膩的魚肉入口後滑入喉間,回味無窮,她不苟言笑的臉上解封似的露出淡笑,“妹妹快嘗嘗,味道分外鮮美。”
郭氏面部擠出笑容,奉承道:“好好,淇兒也嘗。”
她此次前來伯府除開祭祖、拜祖之事,還有一事——沈恺已任職三載,屁股下的位子也該挪動。故希望運作一番,以謀求稱心如意的官職。
而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求王氏之父王通,吏部右侍郎。
思緒千轉,郭氏眼眸一沉,後又笑道:"未恭喜大嫂喜得賢媳,複又得佳婿,呂國公府上五少爺才華橫溢,面容俊朗,與咱們天仙似的滢兒絕配。"
王氏挑眉笑罵:“怪道世人稱你郭靈通,真是個靈通。”停頓幾息,她神色得意添了句,“隻是口頭婚約,莫外傳。”
郭氏名郭靈彤,因消息靈通,有人戲稱其為郭靈通。
兩人半真半假交談之時,李安意垂首用膳,無他,王氏的臉倒胃口,聽見婚約二字她擡眸凝視沈滢,見少女臉頰升起一片绯紅,遂知此事是真。
沈滢與沈渡同歲,一個已到訂婚之齡。
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