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起得越發早了,路邊的草沾着許多露珠,在日光下閃閃發光。
張莺雙手抱腿坐在馬車上,跟着牛車搖搖晃晃,有時,路邊遇上一個攔車的,牛車緩緩停下,将人捎上,也能賺個兩文錢。
長東村在山谷之中,越往前走,走過山谷中間的狹道,地勢越發平坦開闊,兩旁的水田整齊羅列一望無際,這會兒已有農戶在田中插秧了。
坐牛車大概一個多時辰,便能遙遙看見南縣的城門,城門外已聚滿了周邊來的商販,全是做些小生意的。這個時節山中的野菜繁茂,城中有大戶人家喜歡吃個新鮮,一下便全買走了。
張莺也在城門外停下,支了個小攤,将牛和牛車拴在身後,開始熱饅頭。
他們的饅頭是昨兒做的,這會兒已經冷了硬了,得先在城外弄個爐子熱了,她再拎個筐去城中叫賣。
她小時候,娘還沒有生病的時候,就跟娘和爹在城裡做過生意,如今她也成親了,一身婦人裝扮,張钊也放心一些,叫她一個人去了。
南縣算是中縣,城門修建得很漂亮,有錢的人家也多,她嘴裡叼了個肉松餡兒的饅頭,邊走邊叫賣,十文錢一個的饅頭,賣得倒也挺快。
有人想先買個小點兒的嘗嘗,她便将饅頭切成三份,一份賣四文錢,客人嘗着若是好了,再買一整個。
沒多久,她筐裡的賣完了,要去城外取熱好的,有兩三個人還跟着她一塊兒出了城門。
“喏,就是這兒。”她拿着筷子,将蒸籠裡熱好的饅頭夾出來,“這個蒸籠小,熱不了幾個,熱好的就這些了,其餘的都是冷的。”
“沒事兒,冷的也行,我自己拿回去熱,都是一起做的吧?”客人問。
“對,都是昨天晚上蒸出來的,還新鮮得很。”張莺拿起一個,撕成兩半,大大咬了一口。
客人立即道:“行,那你把那個什麼肉松餡兒的給我全包了。”
另一個客人急忙道:“我也要肉松的,你全拿了,我吃什麼?”
張莺笑着調解:“就這麼多了,要不你們兩個自個兒商量商量?其實其它味道也挺好的,你們嘗嘗。”
她将沒咬過的那一半饅頭又撕成兩小半,分别遞給兩人:“這裡面就是芋頭和紅豆,沒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