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鋼筋貫穿胸腹的男子在秦海大附屬醫院住院了将近一年,三個月前出院了,之後還需每個月回來做複健和檢查。
家裡為了醫療費耗光了幾年攢下的積蓄,還欠了債。夫妻倆帶着一個孩子,靠打零工和補助金勉強維持生計,生活極為拮據,沒什麼好送的,臨近聖誕便送了當初參與救治的幾個科室各一籃蘋果。
這些蘋果是男子的老父母親自栽種的,從南方老家運輸過來。神外科也收到一籃,當即被潘老頭供奉在科室茶水間的桌台上。
季行之當日值班,正好分得一個,下班後迫不及待給傅和溪打電話,講述自己獲得這顆蘋果的“光輝事迹”。
“你什麼時候過來,我削給你吃。”
季行之的語氣跟獻寶似的,傅和溪也被這股振奮的精神力感染,說:「這麼重要的蘋果,你不留着好好品嘗?」
季行之答道:“再重要的寶貝,也想分你一半。”
然而直到過了聖誕節,要跨年了,傅和溪都沒有去季行之那兒。
季行之每天都在等,他不被允許去對方的住所,又不好意思為一顆蘋果天天催,隻好把蘋果做保鮮處理,然後每天沒話找話地跟傅和溪彙報這顆蘋果的新鮮度變化。
傅和溪是在31号那天被傅和橋接回家的。
當天下着雨,使本就寒冷的天氣變得陰濕。同坐一輛車回去的還有傅和橋的妻兒,即傅和溪的大嫂和小侄子。
“爸媽說好久不見你,都快急死了。”傅和橋說着,嗤笑一聲。他不過傳個話,但這話若是給不知實情的人聽見,還以為傅和溪是出門幾個月沒回家的那種。
“我每周末不是都回去嘛,就前兩天我還在家裡。”傅和溪語調平穩,面上毫無波瀾。
傅和橋邊和弟弟聊天,邊回頭指揮自己的小兒子系好安全帶,順便和妻子确認需要帶上的東西是否準備妥當。
“他們啊,是你出門五分鐘都恨不能報警的那種。”他苦笑着搖頭,即便這樣的事司空見慣,每每提起也想譏諷一番。
傅和溪可笑不出,他向來被父母看得緊,從小到大,莫說出去玩了,就算和同學打電話超過十分鐘,都要被唠叨。
他們的母親在26歲生的傅和橋,但到39歲才懷上二胎,作為遲來的小兒子,傅和溪出生後就被父母當瓷器一樣捧在手心裡疼。
這在别人看來是溺愛,對傅和溪來說卻是桎梏。
從不能出門,怕外面有人販子會拐賣,到不能随便交朋友,說同學都是騙子會欺負人。
記得初中的時候,傅和溪有個關系極好的同學,有次把人帶到家裡來玩,沒想父母并不歡迎,還硬生生把倆人鬧掰了,之後傅和溪再沒交過朋友。
這次跨年放假三天,傅和溪慣常回家過。他和哥哥年紀相差十四歲,再加上個頭不高,和傅和橋一家三口坐一起,說是傅和橋的兒子都有人信呢,畢竟兄弟倆長得有點像。
不一樣的地方大概是傅和溪像媽媽多一點,而傅和橋像爸爸多一些。
當天到家的時候,傅和溪還沒有發現有太大的異常。
傅和橋帶着妻子和兒子在客廳陪父親叙舊,小孩兒自上幼兒園就不常回來看爺爺奶奶,此次一見,長大不少,也懂事很多,哄得二老笑得合不攏嘴。
他們的父親近年身體不好,但脾氣頑固又愛抽煙,和小孩子嬉鬧到後半段,就忍不住拿煙出來抽。
傅和橋趕緊找了個借口讓妻兒回房休息,又開了點窗戶透氣,就也拿過一根陪父親一起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