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知頁在酒店躺了一天,沒敢繼續跟明鸢發消息,他怕她直接不理他,甚至拉黑他。
縱使他隐隐知道了明鸢對他超出了朋友範圍的喜歡,但因為明鸢要退回朋友邊界的堅決,使他不敢丈量這份喜歡的深度。
有必要繼續嗎?—這是盤旋在夏知頁頭腦中唯一的問題。
可是他自己卻都沒有想過他為什麼要來,為什麼要向明鸢說交往。
走入迷宮,最盲目的做法就是順着眼前僅有的通道亂碰運氣,而不回看和反思自己已經做出的判斷,夏知頁就是如此。
隻不過夏知頁有個别人所不能及的“優點”,那就是對負面情緒的敏感度可以漸漸降低。就比如他想不出答案,但不妨礙他以散心的理由出去轉一轉。
夏知頁咬着吸管有一口沒一口地喝着冰美式進入翻修後的大教堂,彷佛透過玻璃照射進來的陽光都帶着聖潔的光暈。
他駐足感受着此刻宏偉建築中所帶來莊嚴肅穆,這能使他的内心保持短暫的平靜,直到他的腿部被撞到,低頭一看是有着金色卷發的小女孩。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絞着手指,可愛的臉頰圓圓的像個蘋果,輕輕地低聲道歉後就低垂着睫毛。
身後的父母察覺到她做了什麼,連忙向夏知頁道歉。
女孩子的Alpha爸爸抱起她的時候,她摟着爸爸的脖頸,夏知頁看見她恢複了笑容,很興奮地說着漏風的英語,“它看起來比之前更亮了,像新的一樣。”
夏知頁依舊朝剛剛擡頭的角度看去,是的,這座教堂經曆火災後據說是燒得面目全非,如今卻也煥然一新。
那他和明鸢呢?經曆了那麼多的事情,為什麼不可以回到當初呢?
失魂落魄間,夏知頁誤入一行遊人中,他們沒有讨論這座教堂的重建,而是從一部浪漫主義的巅峰小說引發激烈的争論起了愛情,準确地說是是選擇自己喜歡的人還是選擇喜歡自己的人。
讨論來讨論去,從人性自私的角度應該選擇被愛,因為這代表得到,反觀付出則意味耗費。而從主動權角度應該選擇去愛,因為這代表自我需求的表達,而不是默然等待隻能接受。
雙方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的同時隻能自圓其說,而不能攻破對方的弱點,直到一個帶着黑框眼鏡的Omega站出來,“愛既然是一種情感,分析哪種方式更好其實都是在權衡利弊,權衡哪個對我更好。我認為,愛就愛吧,沉浸其中就是最大的尊重,願意接受愛就去享受,願意追求愛就去行動。畢竟每個人很難在接受一個人的愛的同時克制自己不去愛這個人,也很難在愛人中接受不到愛。我們不是在做關于選人的單選題,而是兩個人的連線題。”
衆人沉思片刻,體會出更多後又興奮地交流起來,顧不上你先我後的禮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