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靖川搖搖頭:“錢的事你們就都不用管了,房子的圖紙我來畫,就是将來我和舒樂還要做生意,動工的事情還得麻煩家裡人了。”他想蓋個一步到位的好房子,哪怕将來科舉當官離開廣安縣,這裡也是未來告老還鄉的祖宅。
話說到這份上,其他人也不再争搶,将來幹活時多出些力便是。
韓靖川又征求了一下衆人對新房子的期待,晚飯後和舒樂窩在房間裡畫設計圖。
阿奶想要住安靜一點的屋子,年紀大了睡眠質量不太好。那就把拐角的大房間給阿奶住,韓家沒有那麼多的規矩講究,自家人住着舒心最重要。
大嫂想要個大點的竈房,最好竈台多一些。韓靖川也正有此意,将來涼粉還要在家裡做,幹脆把竈房做成兩間,一間平時家裡做飯用,一間做售賣的吃食,分開使用互不幹擾。
還要蓋兩間茅房,家裡人多,一間真的不夠用。其實一開始他們想做抽水馬桶的,但是管道材料估計找不到合适的,還是先做茅房吧。
還有書房、牛棚、雜物間等等,林林總總要考慮的太多。
兩人利用晚上的空餘時間畫了整整一周才把圖紙初步畫好。
韓家的宅基地夠大,但是老宅後面有片挺大的空地,本着不想浪費的念頭,韓靖川幹脆找村長花5兩銀子把空地買了下來,這次擴進院子裡,這樣新房可以先在這片空地上蓋,省的大家蓋房期間沒地方住。
新房設計還是一進的宅子,正中是堂屋,兩側各兩間房,東側是五間卧房,大堂哥住的那間還帶了一個小一點的兒童房,将來寶蘭再大點可以自己住。
西側是一間客房和兩間竈房,竈房連通着澡房,中間有個暗門,方便從竈房直接提熱水洗澡。
最邊上是雜物間,前院後院各一間茅房。挨着大門的地方是牛棚和馬廄,韓靖川計劃有時間再買匹馬。
後院打算蓋間新的谷倉和雞舍,剩下的地方還是做菜地。
分配房間時起了一點小争執,本來堂屋兩側打算住阿奶、大伯大伯娘和柳竹夫夫,還剩一間做書房,包括韓靖川在内的幾個小輩住東側一排房間。
但是阿奶和大房都讓韓靖川從堂屋兩側的房間裡挑一間住,理由是他出錢蓋的房,理應挑最好的住。
争論到最後,韓靖川妥協了,他選了西側那間,挨着書房,幹脆把兩間屋中間打通了,這樣看書也方便。又順便把卧房裡隔出了一間小洗澡間,舒樂愛幹淨但是又不太适應和人共用洗澡間,之前洗澡一直都是提水回卧房洗。現在有空間正好隔開,省的每次舒樂在屋裡洗澡,韓靖川都隻能躲到外面去。
大伯他們和大哥還有小溪住在了西側,一家人住得近倒也方便互相照顧。星哥兒的房間旁是給遠嫁的大堂姐留的房間。
這位大堂姐遠嫁三年,嫁去的是府城下轄另一個縣城下面的柏坡村,聽說回來一次即便坐牛車也要七八個時辰,因路途實在遙遠,大堂姐除了過年基本沒有回來過。就連這次韓靖川結婚,也隻是托人送了禮回來。
當年這位大堂姐會嫁這麼遠是因為這位姐夫家裡條件還行,至少對于當時的韓家而言已是優選,吃喝不愁。
原主對這位大姐感情一般,韓靖川剛開始都忘記了還有一個大姐,還是舒樂提醒他蓋房子給大姐留間房。
大伯娘知道後感動地直抹眼淚,她沒想到嫁出去的女兒還能有個單獨的房間,之前女兒一家不怎麼回來除了路途遙遠,還有個原因就是回來沒地方住。她如何不想自己的女兒呢?以後就好了,女兒可以随時回來。
新宅子決定用青磚蓋,路面要鋪上青石闆,大伯去問了磚窯,光磚頭就要差不多30兩銀子,加上瓦片,石闆,家具,不算人工的情況下,這個房子蓋好也要60兩了。
對于村裡人來講簡直天文數字。
不過韓靖川和舒樂覺得還好,對見慣了現代天價房子的人來說,60兩就能擁有這麼大一間青磚大瓦房,賺翻了。
等磚瓦到位就可以開工,韓靖川決定從村裡招人蓋房子,一天一人20文,再管一頓午飯,一葷一素管飽。人多力量大,争取秋收前蓋好。
村裡人一聽到這個消息,全都往韓家擠,這種好活錯過了可就沒有了。
“老韓,我家三個娃都有的是力氣,讓他們幹什麼都行。”秦老伯拉着三個兒子給韓大石看。
“還有我兒子!”
“我和我兄弟蓋過房子,比他們都強。”
韓大石一個頭兩個大,隻能扯開嗓子喊:“别擠别擠,大家排隊慢慢來。”
好不容易選了十個人,落選的村民唉聲歎氣地回家了。
韓靖川也吓了一跳,沒想到會出現這種盛況,算吃一塹長一智了。
蓋房子的事全權交給了大伯和韓父,韓靖川本來以為房子蓋好前應該就沒他什麼事了,沒想到中途卻鬧出了不愉快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