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不論是父母還是兄姐,都不期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我認為這很符合我們一貫理智嚴謹的家風。
除了鷗台。
鷗台不是縣内最好的名校,但它是我們的家族母校,我的祖父母、我的父母、我的兄姐都是從那裡畢業的,大家對這個學校有難以割舍的情懷和執念,後代從鷗台畢業的必要性在我家和成年的重要性齊平,所以我隻能使盡渾身解數避免成為特立獨行的那個不肖子孫。
于我而言,鷗台曾是時刻懸在頭頂的刀尖、是黑夜裡苦苦掙紮的一抹燈光,唯獨不是他們所謂的好地方。
我着實是花了一番工夫才夠上踏進它的門檻,所得到的不過是父母兄姐理所應當的點頭。
渡邊總是在這時候為我忿忿不平,我自己倒覺得還好。
對于學習,我既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讨厭。
每個人小學的時候,一定都寫過關于理想/夢想的作文,在那時,年長我近十歲的兄姐剛好都成功升學,一個喜提東大醫學院的入學通知書,一個成功申請到了外國的名校,于是他們的作文就在一夜之間被媽媽想起來,順理成章地成了教育我的範本。
要是能夠料到這樣的慘況,我絕不會輕易放棄關于這個命題的思考,至少不會寫出我的夢想是每一頓飯都能吃到咔滋咔滋酸梅條這樣孩子氣的蠢話。
和有志氣的兄姐不同,我是家裡最胸無大志的人,因為我對什麼都不鹹不淡,提不出任何要求,又不具有值得稱道的才能,作為家族中年齡最小的孩子,大家總是習慣于對我過度關心,力求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