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祖大壽的租子收得極為容易,祖三通和周浦義都是很感恩他的人,租子給得都很爽快,不但沒有缺斤短兩,恨不得多給一些。
當然,他們的租金是以糧食數量來算的,并不會折算成金錢。
一來是因為來收糧的人給的價錢便宜,不劃算賣糧,二來祖家一家四口自己也要吃糧,一年到頭也要吃不老些糧食呢,若是再從糧店買貴的糧,豈不是混吃倒算麼?
作為租子的糧食收完以後,便儲存在祖大壽家的糧倉之中,因為城裡的房子地方太小了,放不了一整年的糧食。
日後什麼時候糧食吃完了,他們家人再回村裡裝糧食就行了。
同時,因為有值得信任的祖三通一家和周浦義在海子屯村生活,也不擔心會有人來偷他們家糧倉裡的糧食。
祖三通和周浦義兩家也修建了自己的大糧倉,今年老天爺開眼,給了他們新遷徙到北地的人一場大豐收,現在有了堆滿倉的糧食,他們覺得日子也安定了下來。
解決了溫飽之後,人自然就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對于周浦義來說,他心心念念的事情就是娶個媳婦。
祖劉氏也時常記挂着這件事情,來海子屯村這麼久的時間裡,一直幫他打聽着誰家有好姑娘。
之前因為周浦義隻有一個人,房子也是借錢勉強蓋起來的,還欠了很多外債,不好幫他說媳婦。
說實話,以周浦義那個時候的條件也說不上什麼好媳婦兒。
說媳婦兒可是一輩子的大事,祖劉氏也不想匆匆忙忙給周浦義配個不好的媳婦,生怕毀了他的一生。
今年秋天,周浦義有了自己謀生的能力,還清了外債,能穩定的租着祖家的田種地,也算有個長久的謀生手段,現在周浦義也有了堆滿倉的糧食。
通過這麼久與海子屯村的人交往,大家也都知道了周浦義是個踏實能幹的好小夥子,祖劉氏覺得是個說親的好時機了。
于是祖劉氏便找到了周浦義,将自己打聽下來的女子個人情況和她們的家庭情況和周浦義一一說來。
祖劉氏目前交流的好友們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海子屯村的人,另一部分則是北山縣城的人。
她首先問周浦義的就是你想娶個城裡姑娘,還是娶個鄉下的姑娘。
周浦義雖然也到北山縣城裡去找過祖大壽家人幾次,對熱鬧的北山縣城很是向往。
但他也知道,自己沒有什麼讀書識字的能力,隻有一把子種田的力氣,這輩子多半就是生活在海子屯村裡了。
所以他也不奢望娶個城裡的媳婦,他覺得城裡嬌養的女孩子吃不了海子屯村裡這種種地的苦,與自己可能不會長久。
于是周浦義明确說想要娶個村裡的女孩子,最好是能夠和自己踏實過日子的。
祖劉氏又問了他一個問題:“我們三家人雖然守望相助,但畢竟是外來戶,在海子屯村裡還沒有真正的紮下根來。
若是你娶一個海子屯村的女子,就會被他們看作自己人。
你是想娶一個家族裡人多勢衆、人丁興旺,日後能幫襯你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