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被部分媒體引用,“不明真相的群衆”認知還停留在媒體都嚴謹的層面,看到報道紛紛被煽動,一窩蜂地指責落水者自作孽,還給救援隊添麻煩。
讨論人數激增,各地媒體發現熱點,都跟着報道起來,更遑論當時剛剛起步的公衆号、自媒體。
很快,落水者的親屬發了一條貼文,說她當時确實背了個大包,但裡面是一件長款羽絨服,非常輕,之所以落水,是因為防洪堤被踩碎了。
解釋沒有赢得支持,噴子卻聞着味兒來罵,指責發帖人嘩衆取寵。
标題黨始終沒有放過——
“震驚!龍城一女子能一腳踩碎大壩!”
“一女子竟這樣說。網友表示:這樣的女人要不得。”
“胡說八道真可笑,看看這位吹的牛。”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辱罵落水者的不少,同時質疑大壩質量的也不少。
“大壩會不會是豆腐渣工程?”留言石沉大海,沒有人回應。
結果真有實幹派,直接跑去了事發現場,猛跺一腳,本該堅固的堤壩竟然掉了渣渣。
真正的豆腐渣工程!
那時候直播還沒有流行,很多消息還停留在“看圖說話”上,但短視頻平台已經上線。
視頻一經發出,登時震動全網。
衆所周知,“視頻是不能造假的”,那“大壩豆腐渣”就一定是真的。
輿論矛頭直指工程質量與政府監管。
驗收舞弊、監管缺位、貪污腐敗……這樣的大壩一旦決堤,全城都得沒命,這還了得?
群情激奮,市領導終于坐不住了,立即采取了行動。
兩小時後,處理結果經當地媒體發出。
消息洋洋灑灑寫了領導如何“第一時間”“靠前指揮”“身先士卒”“三令五申”“堅決查處”。
再往下看,供應商資質齊全,施工方保質保量,驗收方盡職盡責。
為什麼出事兒?是負責那一段的工人投機取巧,水泥用量不足,鋼筋配置不夠,導緻該段堤壩結構松散,抗外力破壞能力較弱。
之後又是洋洋灑灑的後續整改,加強監督:嚴格照章整改,确保質量達标,避□□于形式,保證發揮作用……
消息發出,公衆輿論更慎,去除套話和吹捧,哪怕真存在這樣一個不負責任的工人,這兩小時内完成的調查何以服衆?
民生工程信任危機愈演愈烈,市領導非常不滿,連夜發消息指令:“必須給我捂住!”
局座的壓力自然給到網安,而那恰好是謝無終接管網安的第一年。
面對上級的壓力,謝無終堅持區分借題發揮者和合理質疑的群衆,拒絕執行“一刀切”的命令。
局座大為不滿,斥責謝無終。
“小謝,年少輕狂可不是什麼好事兒,這位置我能給你,也能讓你下去。”說這話的時候,局座搖頭晃腦。
結果沒多久,局座先“下去”了。
是的,沒“捂住”。溫家一個電話通了天,調查組進駐龍城,徹查材料采購、施工監管、驗收審核,像起土豆一樣挖出一嘟噜貪官污吏。
局座就是其中之一。
謝無終憑借着堅定不移的信念,成功捍衛了龍城網安不容置疑的公信力。
該案件入選當年“全國十大網絡輿情案例”。
這件事不僅是對謝無終專業網安技術的有力印證,更讓所有人看到了他在危機處理方面的卓越才能。
人們看到的,是這樣一個信仰堅定、忠誠正義、光芒萬丈的人。
然而溫柏舟看到的,卻是他熬夜看漫畫不睡覺,愛好開着暖氣吃雪糕,睡相四仰八叉不設防,還擁有一套女仆裝。
這樣的謝寶寶是獨屬于他的。
溫柏舟下意識舔了舔嘴唇,心裡被甜蜜的滿足感充盈着,可心底的貪婪卻在不受控制地瘋長,叫嚣着,渴求着,貪得無厭。
“既然發現了豆腐渣工程,林烨怎麼沒抓起來?”樓文瑭問得更直接。
“那可不是我三姨夫的事兒。”小陳忙解釋道:“之前那個局長早就抓進去了,後來河道堤壩都做了排查和加固,我姨夫上任之後更是嚴格,不光是加固堤壩,還增加了警示牌呢!”
“所以車……?”樓文瑭沒有說下去。
小陳一時語塞,支支吾吾道:“漏,漏網之魚。”
汽車撞大壩這事兒,謝無終還真聽過一耳朵,不過并非所有熱門話題都要網警介入,謝無終沒有細想。
然而現在——
謝無終思索片刻,對溫柏舟道:“我想看看地圖。”
這一句語焉不詳,看哪兒的地圖,看什麼,是道路還是地形,一句沒說。
但溫柏舟懂。
很快,屏幕上出現了事發河段的畫面。
謝無終一歪頭,比例尺擴大。謝無終盯着看了一會兒,湊近了些,地圖朝東北方向移動。謝無終直起腰,地圖放大。謝無終比劃了一下,地圖上出現一條标注線。
小陳震驚了:“這是腦控操作吧?!警方現在的技術這麼先進了!”
衆人均看向她。小陳才發現,溫柏舟一手握着鼠标,一手按在鍵盤上。
“打擾了,你們繼續。”小陳轉過了頭。
不是因為誤會難為情,她想到了另一件事——這根本就是腦控啊,一個人完全腦控了另一個人!妥妥的dom對sub的劇情啊!
強行壓下腦内的畫面,小陳轉過頭,再看屏幕,猛然發現事情不太對。
是數據模拟,推演了D字段的水閘開啟後,河水從河道延伸,越過損毀的堤壩,一路奔流向前,沖向天龍山林管局的大樓!
攻擊者的目标不僅僅是網站,還有現實中的辦公大樓。也就是說,剛剛,網警們救了整個林管局!
小陳臉色煞白,驚叫道:“難道——是那個人?”
謝無終眼睛亮起來,看向溫柏舟。
溫柏舟仿佛聽到他的聲音:“出現了!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