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bb”是貝默現在在南極的名字。
關于名字這件事,貝默其實有很多話要說……
每隻小企鵝的名字,都是在開始換羽時由父母或保育員取的,羅曼莉塔絞盡腦汁後,便為貝默取了個“bb”的名字。
這個名字的音節和頻率很好識别,而且也有寶寶的意思,他們都很喜歡。
隻有貝默強烈抗議。
而羅曼莉塔是一對開明的父母,發現寶寶對名字很有自己主意的樣子,索性将取名權還給寶寶,讓他自己取一個聽聽。
貝默倒也不想和爸媽作對,可頂着“bb”這個名字,他以後在南極怎麼混?
貝默當時就把以前在怪物面前的做法重演一遍。
他的名字在南極基本沒有重名的可能,怎麼都比“bb”好吧?就不信爸媽不喜歡!
羅曼和莉塔果然恍惚了很久。
天啊,他們鵝子怎麼會這麼有文化?
這名字他們一輩子都取不出來!
看着爸媽不停點頭贊許,捏着一把汗的貝默徹底松懈下來。
然而第二天……
“貝默bb!貝默bb!”羅曼和莉塔的喊叫聲環繞着整個繁殖地。
貝默起初以為是他們記錯了,還撲過去糾正了幾次,可很快,他就發現爸媽是故意的。
明明知道他在哪兒,卻走哪兒都這麼喊他,他就算回應了,也要故意多喊幾句,生怕其他企鵝不知道他們鵝子的威名!
羅曼說:“bb是小名,貝默是大名,我們一起叫就不浪費了!”
那幾天,沒臉見鵝的貝默幾乎要把頭埋進屁股裡了。
爸媽的招搖,讓繁殖地的其他企鵝都知道了他的名字,也跟着這麼喊他。
貝默曾委婉地說過不用叫得這麼繁複,他是個極簡主義的企鵝,叫他名字就可以。
衆鵝表示知道了,體貼地去掉“貝默”二字,從此都叫他“bb”。
貝默聳翅膀:對鵝彈琴!
好在怪物很給他面子,沒有随大衆叫他bb,大多時候還是用原本的聲音叫他“呼呼嘶嘶”。
這裡距離海邊還有三四天的行程,稍作休息後,保育員就帶着大家繼續前行了。
走過一段平坦的冰架後,保育員便在一個冰坡前停下,然後緩緩趴下,用肚皮呲溜地滑了過去!
小企鵝們立馬學習着滑過去,滑冰很舒服,一點兒都不累,而且速度快,貝默用肚皮一直滑到冰面變平,他還是不想起來,用小翅膀推着身體繼續往前。
等要起來時,卻發現身體自發向前沖去,貝默有所預感地扭頭,果然是灰影在後面推着他屁股……
其他排着隊慢吞吞走着的企鵝們,就這麼看着那隻最小的鵝子被老外鵝一路推着前行,漸漸沖到了他們的前面。
一直擔心貝默會掉隊的伯利:“……”
盡管哭笑不得,可成年企鵝們始終看得目不轉睛,這隻小企鵝給了他們太多驚喜,說不定能從中學習到以後保護其他同樣發育遲緩的小企鵝的方法呢。
滑行中的小企鵝似乎怕沒換好的絨毛保護不好肚皮,居然還用銀色的鱗片墊着肚子,等滑了一段時間,就起身,做出要換一種方式滑行的樣子。
看到這裡,幾個保育員的喙部都張大了。
他們成年企鵝站着走路還時不時會滑得摔倒,這小鵝子不會要站着滑冰吧?也不怕摔得爹媽不認?
轉眼,他們就發現自己想多了!
貝默不是傻子,帝企鵝的身體不像人類那麼靈活,他才不會玩滑闆找摔呢!隻是不想企鵝趴了,他要換一面躺着!
這叫均勻受涼。
遼闊的冰架上,日光刺眼,始終在最前方帶路的成年帝企鵝,這時聽到了一陣呼呼聲靠近,他警惕地扭過頭。
平坦光滑的冰架上,一隻最小的企鵝崽子,就這麼毛絨絨地躺着從他身邊淡然路過了。
“……”
保育員:你這輩子有沒有羨慕過一隻小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