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麼會殺不完呢?
為什麼殺了小人會有老人來報仇?
報仇失敗還帶一家老小、甚至師門上下幾十号人一起來讨伐,這對嗎?
招搖山林過分火熱的人氣,已經促使許多身負靈氣、但尚未入修煉門檻的小妖遁逃離開此地避難。
不同于人修修煉道途龐雜,妖修入門之後得天眷顧,修為實力往往遠超同境界人修。而且妖修向來以本體為傲,不太依靠外物,也用不上什麼丹藥寶物,反倒是妖修經常被人修抓去做成材料,所以隻有少數人會來扶搖山林碰碰運氣——最大的寶物就是飛升的大妖本身。
但以人修的整體數量而言,即便是少數,對妖修來說也是一個異常龐大的數字。
妖修是不好惹的,但是妖修确實不如人修狡猾,相對來說比較樸實無華,比如:小螳螂以前就沒想過自己會有吃不完家裡的糧食、甚至打不過自家糧食的那一天。
短短三年而已,小螳螂就在自家養殖場失去了霸主地位,反而要狼狽地躲藏在老齒華當年在樹頂挖的休養洞穴裡躲避人修的搜尋。
小螳螂試着回憶捕獵流程:先殺後埋、掃清尾巴、力圖一網打盡、不留活口通風報信。
沒錯呀,為什麼會被人發現是她作案?
小螳螂思考的同時,她的前中後足輪流敲擊樹梢:“梆梆梆梆梆梆……”
這一敲就是一個月。妖修也是修士,呼吸天地靈氣就能過活,小螳螂是不知不覺日升月落,被敲了一整個月的迷榖樹妖遭不住了,在小螳螂面前哆哆嗦嗦長出一杈嫩枝葉,樹葉拍到小螳螂腹腔前部,這兒是螳螂的耳朵。
“崽兒,你作孽嘞?”
小螳螂前足勾住樹杈不讓迷榖樹妖走,問她:“附近人太多喽,我吃不完、打不過,怎麼辦嘞?”
迷榖樹妖雖然挪不動步,但千年萬年立在招搖山中也很有見識,她在樹杈上額外長出許多樹葉,然後說得煞有介事:“我可以給你占蔔一個辦法,崽兒你先吹一口氣。”
小螳螂口器中彙集一口靈氣吹出,樹葉兒紛紛散落,有一片兒在空中滴溜溜轉兩圈落在螳螂小腦袋上。小螳螂歪着頭抖開樹葉:“這能看出個什麼東西?”
迷榖樹妖老神在在地胡謅:“你把身邊用不上的物件分散到各處,你自個兒也跟在其中一處,現在的困境就解除了。”
小螳螂複述一遍:“我用不上的東西?”
趁着小螳螂分神,迷榖樹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回嫩芽,獨留小螳螂陷入沉思。
妖類衆多,各有各的習性,例如倉鼠妖就會有事沒事囤點吃的。但螳螂妖沒這習慣,小螳螂嘴巴特别叼,愛吃新鮮的,能吃就吃、吃不完就扔,哪兒有什麼多餘的物件。
就在小螳螂考慮要不要原地啃迷榖樹妖兩口、把她再叫出來問問的時候,小螳螂後知後覺記起了被自己亂七八糟埋在各個地方的靈器。
從前老齒華還在,小螳螂打了小的,來了老的也打不過老螳螂。次數多了,老齒華管孩子嚴格起來,但之前人修留下的所謂寶貝東西确實還在。
想明白後,小螳螂也學聰明了,不再以一敵多,而是化敵為友。她晝伏夜出,悄無聲息地把之前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擺到明面上,水裡丢一些、樹上挂一些、把老虎抓出來往它窩裡盤什麼無縫天衣、偷走樹上麻雀蛋換成靈石……
小螳螂晚上布置,白天就找個視野開闊的葉子底下匍匐不動,眼看人修一天暴躁過一天,為了芝麻綠豆大小的事情争吵不休、再為所謂寶物打得死去活來。
始作俑者不言不語,隻在第二天晚上偷偷幻化人形、抄起人修武器、偷襲落單人修,嫁禍于人。
不出三個月,本來團結一緻讨伐惡妖的人修分崩離析,少數标榜理智的人修也在小螳螂的費心修剪下越發稀少,人修們眨眼間就忘記了最初的來意。
最開始出壞主意,合夥其他人把小螳螂攆得到處跑的幾個人修被她刻意地留在最後。
人修倉皇逃竄出深林的那夜,月光銀亮,森林邊緣的樹木不夠高大,不能遮擋身影、也不能遮蓋月光。
人影憧憧,迫不及待地就要離地飛行而去,樹梢上的銀白小蟲與月色融為一體。直到小螳螂從樹葉下走出,模糊的蟲影借一抹月光投在草地上,偌大一張猙獰口,即刻就要把人吞吃入腹。
小螳螂享受戰鬥、享受進食、享受欲望得到滿足的過程且不知餍足。
她呀,是張牙舞爪、貨真價實的妖怪。
人修手中或執刀劍、法器,螳螂也天生一雙秀刀,靈巧、迅捷,同時與多人接刃氣力全不相讓,足肢與刀刃相接處火花四濺,不輸神兵利器。反倒是人修手中刀劍無眼,不說劈中螳螂纖巧身影,少不得小心誤傷同伴。
糾纏數個回合,身法稍微遜色些的幾人倒下,小螳螂不貪圖他們的血肉,立時斃命。剩下四人與小螳螂對峙良久,渾身靈氣揮耗泰半,凡有所接觸的刀刃一概豁口破損,憑丹藥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