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明明心裡想着對方是一時的激情,卻還是在路過張老闆的破舊書攤時停留。
學習是一件極其枯燥的事情,陳安認為一個早已離開學校的人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放棄。
更别說像她那樣花大部分時間去賺錢的人,堅持對她來說更難得可貴。
即使這樣,萬一呢?萬一她堅持下來。
“給,拿着,這是我從路邊的二手書攤上翻到的一本英語書。很基礎,你可以先看看。”平淡的口吻說出,仿佛是一件順手的事情。
書攤雜亂,上面言情小說又更新了,也隻有情愛小說封面嶄新,地上堆着一大摞泛黃陳舊的書籍,像放置了幾十年,沒來得及處理。
陳安在那裡面翻了好久,才在落滿灰塵的角落看到一本基礎英語教學。
這種賣不出去的書籍老闆也懶得處理,就一直堆放着,可以說,這種老舊的二手書店面積狹窄,仔細翻找可能會出現不一樣的驚喜。
趙娟接了書,翻了翻,書不厚,前面幾頁有音标,後面的幾十頁都是單詞。
趙娟不懂這些,但是她拿到書很開心,“謝謝,這就是英語書嗎?我第一次見到。”
然後随手翻到一頁指着一個單詞問陳安這是什麼?
陳安解釋道:“這個叫 ‘tomorrow ’,後面這是音标。”再後面是它的中文注釋。
要先學音标,學了之後就會讀了。
“哦~那這個方方正正的怎麼讀啊?長得還奇怪哩!跟剛才那個又不一樣。”趙娟又随手翻了一頁,接着指了它讓陳安讀。
“你不識字?這個是漢字啊!你沒有上過學嗎?”陳安皺着眉頭看向趙娟,她确實沒想到趙娟連漢字都不認識。
但她似乎忘了,現在這個年代根本沒有九年義務教育。
陳安理所當然的話語打擊到趙娟的自尊心,讓她想起了曾經因為不會識字而受到的打擊和委屈。
她當初信心滿滿的從落後的山區出來,想要通過自己奮鬥掙大錢,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她隻能做一些打雜的勞苦活或者在廠裡做着枯燥的日複一日的工作,又累賺的又很少。
高端的公司需要文憑,輕松的工作不需要文盲,即使趙娟有靓麗的外貌也不足以替代她沒有能力的事實。
她也很向往讀書,她也很想識字,可沒有條件,落後的山區隻在乎溫飽,沒能力有額外的想法。
後來,她也想過圓自己的讀書夢,但家裡還有弟弟妹妹要養,她不能這麼自私,自學也浪費自己的精力,她要把自己的每分每秒用來賺錢。
趙娟經常安慰自己,等自己有了錢就可以讀書了,她始終沒有放下讀書這件事,剛開始那幾年她會和自己的朋友、同事說自己的願望,可換來的無一不是嘲諷。
她們笑話趙娟是山裡的麻雀也想像城裡人一樣讀書,況且趙娟年齡那麼大,學校都不收了。久而久之,趙娟不敢對外說了,隻能深藏在心裡。
可工作了好多年,她被生活剝奪了朝氣,被時光磨平了棱角,讀書是一種奢望,是癡心妄想。
後來,她也很久不提這件事了,隻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對她的工作來說,這樣也就足夠了。
現在,塵封已久的事情再次出現,趙娟還是會有過激反應,她聽了陳安無意識的内含貶低的話語,臉瞬間就紅了,她把英語小冊子朝陳安扔過去,用了點力氣,打到陳安她嗷了一聲。
“沒讀過書怎麼呢?不識字又怎麼呢?不是人人都像你一樣有個可以供你讀書的家庭。”
趙娟受不了陳安面對她的那一副皺眉的表情,她認為陳安心裡肯定看不起她,甚至于陳安以後肯定會和自己疏遠,她們不是一類人。
“對不起,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比較震驚,我們成長的環境不同……”
趙娟聽陳安解釋更憤怒了,然後就摔門而去,走的迅速。
成長環境是在展示自己的優越感嗎?
陳安說的成長環境不同指的是她出生在新時代,可趙娟好像誤會了。
趙娟回到家,躺在床上默默流淚,她知道,這或許是她的無理取鬧,在知識分子面前,被她發現自己大字不識一個真的很難堪。
自卑的情緒充斥着她,她可以找陳安教她學英語,因為現在很多人都不會,自己如果學會了會有人對她另眼相看,但不能讓别人知道自己是一個文盲,别人隻會嘲笑自己。
陳安手足無措,确實是自己的無心之言造成現在的局面,她立刻想去道歉,可想來現在趙娟不想聽她說話,自己追過去多半會吃閉門羹。
陳安想讓她獨自靜一靜也好。
等會兒去道歉也要有點誠意,陳安關上門,去買一些東西,希望能和趙娟和好如初。回來的時候又轉到了菜市場。
傍晚,陳安走到趙娟門口,試探性的敲了敲門,小心翼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