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年齡差距,三個皇子并不是在一個講堂讀書,隻有短暫的課間才能見見面。
雍王抱着小侄女,先去看三皇子秦仁。
夏日炎熱,講堂關着門卻開着窗,雍王輕步來到講堂後側的一扇窗邊。他剛站定,慶陽便忍不住一手扶着王叔的肩膀一邊好奇地朝窗内張望,就見三哥與張肅前後坐在兩張桌案後,手裡捧着書,背對着這邊。
授課的先生倒是瞧見他們了,微微颔首,右手放在背後,左手繼續一下一下地摸着他發白的胡子。
雍王低聲對侄女道:“看着,先生該出題了。”
果然,慶陽再次把講堂裡面打量一圈後,先生開口了:“‘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三殿下,你來釋義。”
慶陽:“……”
她茫然地看向王叔。
雍王:“……”
自家小時候窮苦,連私塾都讀不起,皇兄年少時喜歡跑去私塾外面偷聽,偷着偷着被先生拎進去分了張桌子,雍王對讀書毫無興趣,整天就知道玩,直到十三四歲的年紀被有了一點人脈的皇兄送去軍營學武。
雍王自認武藝不俗,但這些經史子集他讀過的可能還不如侄子們多,更遑論背誦、釋義。
這時,秦仁站起來了,還算流暢地道:“此兩句的意思是,身為諸侯,地位高于衆人而不驕傲,那麼他的位置再高也不會有傾覆的危險;生活節儉、慎行法度,他的财富再充裕豐盈也不會損溢。”
先生滿意地點點頭,示意三皇子坐下。
雍王再對侄女誇道:“一看你三哥就好好做功課了,沒偷懶。”
他是來看侄兒們的,對張肅的對答沒有興趣,直接抱着侄女前往下一間講堂。
慶陽在想事情,也忘了張肅,在雍王走出幾步後問:“王叔,為什麼諸侯不驕傲,就不會從高處跌下來?”
雍王驚訝地停下腳步,低眸一瞧,對上了侄女黑白分明又裝滿疑惑的大眼睛。
顯然,小侄女是真的很想知道答案。
雍王隻好思索片刻,按照自己的理解道:“驕傲的人都不讨人喜歡,不喜歡他的人多了,這些人就可能聯手把他從高處打下去,所以我們做人不能太驕傲,要謙遜守禮。”
就像前朝的昏君王侯貪官,都是身處高位而不把普通百姓當人,才會被皇兄推翻。
慶陽:“那怎麼樣是驕傲?”
雍王頓時有些後悔抱小侄女進來了,小丫頭可愛歸可愛,問起問題來簡直沒完沒了,他沒那個好耐心。
“噓,來崇文閣就不能一直說話,先生們聽見會生氣的。”三十多歲的王叔前後看看,警惕地道。
慶陽便不問了,透過窗戶,看見二哥秦炳正朝他們這邊張望,然後立即掉過腦袋坐得端端正正。
雍王哼了一聲:“這是知道我來了,不然肯定又在趴着。”
先生讓秦炳背誦一篇文章,秦炳背得結結巴巴搔頭抓耳,而且越到後面越要先生提醒一二字才行。
秦炳暗暗惱恨先生故意讓他在王叔面前出醜,先生默默等着雍王替他訓斥這位屢教不改的二皇子。
雍王有個聰慧無比且自律懂事的兒子,從未操過這份心,所以他還有點高興二侄子能讓他過過當嚴父的瘾,于是毫不留情地痛批了秦炳一頓,最後道:“我說了你多少次了,你都當耳旁風,好了,再過幾天皇上就回來了,有本事你在皇上面前也這麼糊弄。”
秦炳小聲還嘴:“又來裝,父皇罵我的時候都說我怎麼跟你一個德行。”
雍王挑眉:“你說什麼?”
秦炳馬上站直了,大聲道:“我說我都記住了,肯定改!”
雍王不信,但也懶得管了,抱着小侄女走向最後一間講堂。
大皇子秦弘與雍王世子秦梁年紀大一些,讀得也比較深了,慶陽聽不懂,雍王也很怕小侄女追着他問,便沒有多聽,快步抱着侄女離開了崇文閣。
雍王想把侄女交給乳母、解玉送回麗妃身邊,根本沒玩夠的慶陽立即緊緊抱住王叔的脖子:“我不要回去,我想王叔陪我玩。”
雍王愁道:“王叔要去政事堂聽兩位丞相與尚書們議政,今天實在沒空,下次再陪麟兒。”
慶陽:“我跟王叔一起去,我保證乖乖的。”
雍王臉色微沉:“不行,你來崇文閣可以,政事堂可不是小孩子能去的地方。”
慶陽嘟嘴:“為什麼不能去?”
雍王耐心告罄,将侄女塞到乳母懷裡,闆着臉道:“我說不能就不能,去找你母妃吧,聽話。”
說完,雍王大步走了。
解玉見小公主還在目不轉睛地瞪着雍王的背影,小嘴兒噘得高高的,笑道:“演武堂就在旁邊,那裡有殿下們練武用的大刀大槍,公主還要去看嗎?”
慶陽看他一眼,悶悶不樂地收回視線。
.
趕在日光變毒之前,解玉、乳母将小公主送回了鹹福宮。
雙腳一沾地,慶陽立即往母妃的寝殿跑,進來後見母妃還在床上躺着,慶陽趴在床邊,有些害怕地問:“母妃很疼嗎?”
麗妃柔柔一笑:“不疼啊,就是腰酸,躺着更舒服,明日就沒事了。”
她側個身,伸手摸了摸女兒冒出細汗的瑩白額頭:“麟兒去哪玩了?”
慶陽立即告了王叔一狀:“他不帶我去,還兇我。”
麗妃:“是嗎,王叔怎麼兇得你?”
慶陽便繃起臉頰,模仿王叔瞪她的樣子。
麗妃憋着笑,告訴女兒政事堂是官員們處理國事的地方,非但小孩子不能去,連她與貴妃娘娘甚至絕大多數的官員都不能去。
慶陽:“王叔怎麼可以去?”
麗妃解釋道:“因為父皇出征了,他下旨讓王叔協同兩位丞相代他理政,王叔在京城當好差事,父皇就不用擔心有壞人來欺負咱們娘幾個了。”
慶陽好像明白了:“母妃與貴妃娘娘要聽父皇的,大姐姐、哥哥們要聽父皇的,王叔也要聽父皇的?”
麗妃點頭。
慶陽對那位父皇更加期待了:“父皇真的很喜歡我?”
麗妃笑道:“是,你生病的時候,父皇親自守了你一晚呢,你好了他才放了心,平時有空就來看你抱你。”
皇家五個孩子,前面四個都出生在興武帝招兵買馬、攻城掠地期間,興武帝隻有短暫休息的空隙能回後方看看,哪有多少精力分給還是幼齡的子女,最忙的時候興武帝甚至一兩年才能露個臉。等大局終于穩定了,興武帝終于能陪伴四個孩子了,四個孩子卻因為漫長的分别不敢多親近陌生的父皇,尤其是較為年長的永康公主與大皇子。
在這種情況下,她的小女兒出生了,懵懵懂懂地任由父皇抱父皇疼,朝夕相處地在興武帝的眼皮底下長到快兩歲才趕上興武帝再次出征,興武帝不稀罕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