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有人已經可以通過控制溫度和濕度來控制花的開放,這種技術被稱作‘堂花術’,離錦卉苑不遠的京郊就有許多這種苗圃。于是陳驚鵲的胃就有福氣了,伊可以在每個季節都吃到最愛的蓮房魚包,雖然會比時令裡的花貴一些。
伊就這樣在自己屋子裡躺了幾天,拿着磨合樂或者小木偶和各種小衣服躺到了重陽節前一天晚上。
這麼多日相處,陳驚鵲也能稍稍試探出來姮娘的底線,伊們都不是不分黑白的,那麼死纏爛打的路子就還行得通。為了能和姮娘、巳野的關系更近一點,好讓自己獲得的消息更廣泛,陳驚鵲早早就主動出擊,和姮娘約好了一起登高,不過地點由姮娘定。
今天早上派去問消息的人已經回來了,陳驚鵲不僅知道了姮娘要去的是獨樂崗,還知道了會有個陌生娘子一起。“獨樂崗?那兒人可不會很少。”陳驚鵲剝開蓮蓬扣出蓮子,伊本來以為姮娘會尋一處僻靜的地方呢。
九月九,重陽節。秋天,又到了全城出動賞菊花、仕女祓禊登高之時。
“重陽節?重陽節有什麼好玩兒的嗎?”巳野爬上太湖石躺下,伊把不知從哪裡摘的荷葉扣在自己頭上,活了這麼久,巳野好像還是第一次正式地過重陽節。
“認識的人聚在一起,聊感興趣的事。”姮娘正在亭子裡看一張紙,紙的左下角畫了半隻陽魚。伊大概猜到這張紙的來處,對方性子還真急,大過節的過來催。
“有什麼好聚的?”荷葉下的巳野嘟嘟囔囔。伊不懂,伊也就對吃肉和吃什麼肉感興趣。
“那就,看人。”姮娘似是有經驗。
姮娘朋友多,又不多,隻是所有認識的人都算朋友,友好的朋友、想從姮娘這裡得到東西的朋友。想要一個真正快樂和能有參與感的重陽節或者其伊節日對伊來說并不容易,但姮娘就是喜歡熱鬧,無論屬于誰的熱鬧,所以重陽節有人邀請便也應着。
素和蟬在屋子裡對着被磨得清晰的銅鏡照來照去,伊很喜歡自己這身衣服,要不然也不會在十五歲生辰那天花光所有積蓄買下來。隻是後來一直找不到機會穿,便人走到哪兒,衣服帶到哪兒。
“也不知母親看到這樣的我,會不會感到欣慰。”
夏玄熱情好客,見伊這般瘦便使勁盛飯。兩日下來,素和蟬覺得自己經過這幾天的吃吃喝喝,逃亡時變瘦的臉都圓潤了一些。
昨日午間餐食時,姮娘告訴素和蟬人多也熱鬧,可以一起去。
于是伊今日早早就搗鼓半天了,有錢有有錢的裝扮法,沒錢有沒錢的裝扮法。雖然伊還要全程戴着帷帽,素和蟬仍舊用自制的胭脂和墨給自己化了妝容、盤了發髻戴上布制的冠子。畫眉堪稱面部化妝的點睛之筆,自晚唐至今流行不用黛而用墨,墨眉濃而豔。
伊已經很久沒有給自己梳些精緻的發髻了,有些手忙腳亂,不過好在最終成果還不錯。
今日,要不要再算算呢?素和蟬的動作漸漸慢下來,眼神落在身旁裝着工具的挎包上。
“幹糧~幹嘛呢?還啃你那幹餅子呢?”門外巳野賤兮兮的聲音響起,将素和蟬的思緒拉回現實。伊抓了一旁的帷帽扣在頭上。
每逢佳節,汴京必定車馬盈市、羅绮滿街。自古以來男女老少皆敬畏自然、喜愛戴花,這個時代也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