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也喝了小半碗。
“蘭才人真是蕙質蘭心,這綠豆湯竟是比禦廚煮得還好。”太後一邊喝,一邊誇贊。
今日屢屢被太後當着皇上的面贊賞,蘭芝受寵若驚,趕忙謙虛道:“太後娘娘過獎了,您和陛下愛喝是蘭兒的福氣。”
感受到太後若有若無帶着警告的目光,淩筝看向眼前明眸皓齒,言笑晏晏的少女,面無表情地誇贊道:“味道确實不錯,蘭才人有心了。”
“皇上,”被淩筝随口一誇,蘭芝驚喜萬分,趕忙順着杆爬:“蘭兒明日還給陛下煮綠豆湯送來。”
蘭芝的機靈懂事似乎頗得太後心意,太後語重心長地對淩筝道:“哀家賞花時路過禦書房,見蘭才人在殿外候着,聽聞已經候了多時,皇上批奏折也批了整整一下午,政事雖然繁忙,皇上也要顧惜身子才是。”
“太後說得極是,兒臣知道了。”淩筝趕忙低頭尊敬地應道。
“皇上和蘭才人去禦花園逛逛吧。雖說帝王不能沉迷美色,但也不該如此忽視後宮妃嫔。”沒想到太後會如此直言不諱,淩筝還沒想好怎麼婉拒,就聽太後繼續道:“你後宮本就沒什麼人,哎,過些時候,也當采選了。”
“母後……”
似是打定主意不讓淩筝說話,太後打斷她道:“皇上有什麼想說的,晚些時候來慈甯宮吧,正好陪哀家用晚膳,我們母子也很久沒有聊天了。”
語罷,太後便示意身邊的劉嬷嬷回慈甯宮。
淩筝恭送完太後,無奈地轉身看身後的蘭才人。
逛禦花園?
逛就逛吧。
蘭芝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已經雀躍起飛,今日出門虧得桃紅看了黃曆,又虧得桃紅勸她多待一會兒,回去一定要重重的賞桃紅!
夏日的禦花園郁郁蔥蔥,淩霄花、紫薇花開得正盛。
淩筝和蘭芝一前一後慢悠悠走着,身後跟着一衆太監宮女。
淩筝不知道該說什麼,蘭芝則是不敢亂說話生怕惹了淩筝不高興,兩人不說話,身後的一衆太監宮女更是大氣都不敢出,浩浩蕩蕩的一群人具象化了什麼叫做尴尬。
遠處,太後駐足觀望,頗有幾分恨鐵不成鋼,“她不是心悅筝兒嗎?大好機會,怎的跟個呆頭鵝似的?”
語畢,太後重重地歎了口氣。宮裡宮外對淩筝的傳言她亦知曉,這些傳言對一個帝王來說大為不利,重則可能影響國家根基。後宮本就沒什麼人,正巧蘭才人對淩筝甚是心悅,頗為主動,所以她才想着靠蘭才人打破這些謠言,順便再晉升蘭才人的妃位。偌大的後宮,總不能一個高位妃嫔都沒有!
而且,蘭才人的父親,戶部侍郎也可以挪挪位置了,淩筝亦需要在朝堂上多培養些自己的心腹。
隻可惜……逛禦花園的兩人看着就讓人生氣!
見太後似乎是真的有些惱了,劉嬷嬷趕忙寬慰道:“皇上和蘭才人都是情窦初開的年紀,需要多些時間磨合。”
“皇上儀表堂堂,姿容絕世,蘭才人定然會情根深種,太後娘娘不必憂心。”獨寵一人,也好過被傳謠不近女色身體有隐疾,劉嬷嬷自是知曉太後的想法。
不僅劉嬷嬷,淩筝又何嘗不知道太後的想法呢,隻是,她亦有她的想法。
不似春日繁花似錦,夏日的禦花園委實沒有什麼可逛的,正午的熱意此時并未完全消散,逛了一會兒,淩筝回眸,看見蘭芝額間已經隐隐有了汗意,她倒是無礙,但是後宮的妃嫔都是嬌養着長大的名門貴女,體力定然是不濟。
淩筝也全然不是那不懂憐香惜玉的人,“蘭才人,陪朕去荷園坐坐吧。”她站定身形,側過身對身後的蘭芝說道。
去荷園,和皇上,一起?
蘭芝嘴角忍不住地上揚,趕忙點頭,“臣妾陪陛下一起。”
接天碧葉無空盡。一望無際的荷葉層層疊疊,微風拂過湖面,綠葉若碧波般蕩漾。層層疊疊的碧綠間,粉紅的荷花盡數綻放,雖然有的已經敗落,卻也難掩婀娜多姿之态。
坐在涼亭裡眺望遠處,人的心情憑空好了起來。
下人們很有眼力勁的提前在涼亭裡煮好了茶,擺放好了糕點。
淩筝品着茶,姿态惬意地對蘭芝道:“蘭才人不必拘謹。”
蘭芝倒不是拘謹,她是在心裡琢磨,如此良辰美景,機會難得,她是不是應該幹點什麼?
獻藝?
唱歌還是跳舞,亦或者撫琴?
再或者,邀請陛下蕩舟采摘蓮蓬?
就在蘭芝還在琢磨的時候,遠處湖面傳來悠揚的歌聲,“君若水上風,妾似風中蓮……”(1)
聽到這悠揚婉轉的歌聲,蘭芝怔住,随即蹙起眉頭,咬住貝齒,真是讨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