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可是剛入京都的學子,似乎之前從未聞其名?”
“是寒門學子?”
張居思量了片刻,認真地回答淩筝道:“這位蔚钰公子,看着像是剛入京都。不像是寒門學子。”
頓了頓,張居解釋道:“蔚钰公子今日的模樣有些風塵仆仆,似是趕了許久的路。雖然穿的是普通布衣,卻氣度不凡,姿容……甚好。”
張居本想說蔚钰姿容絕世,卻臨時改了措詞。蔚钰是至今為止他見過唯一能與淩筝媲美風華的人,甚至更甚,但這話,他不敢說。畢竟大夏國小皇帝風姿無雙,這可是四海大陸公認的。
看着宣紙上的詩句,淩筝對蔚钰有了興趣,若是字如其人,這應該是個若明月一般的公子。
箋蘭居存在的原因之一,便是提前發掘有才之士。這個時代書籍十分珍貴,名門世家都以藏書為榮,箋蘭居的藏書十分全面,不僅包括了科舉考試所需的所有書籍,還囊括了農學、工學、天文地理等專業書籍。并且箋蘭居已經在各州郡逐步開了連鎖。
科舉考試是普通人唯一能夠改變命運的途徑,但是淩筝不敢保證科舉考試百分百公平公正。她惜才,大夏國也急需人才,所以,箋蘭居不僅能為有真憑實學并願意學習的寒門學子提供書籍,且還能通過箋蘭居提前掌握這些有才華的學子名單。會試之後,再與各地的鄉試成績作對比,若是會試、鄉試結果與箋蘭居掌握的學子名單出入太大,便徹查當地州府,盡力避免權貴們弄虛作假,最大限度保證寒門學子的成績不被各地權貴頂替。
徹查科考雖然費事,但能得一人才,絕對值得。
待看了蔚钰對的對子,淩筝吩咐道:“若是蔚钰公子再來,及時通知我。他下次來,你們想辦法再試探試探他别的學問。”
張居趕忙恭敬地應下。
待張居退下後,一黑衣侍衛閃身進了雅間向淩筝禀報,今日陸世子也來過箋蘭居。
淩筝挑眉,看來今日這箋蘭居倒是格外熱鬧。
陸晨是帶着蓮兒來的箋蘭居,看來蓮兒已經深得他心。淩筝又問了問張居,得知蓮兒還對出了一些簡單的對子。
淩筝蹙眉,一個賣身葬父的“貧苦”孤女竟是對得出箋蘭居二樓的對子,有意思,就不知道陸晨是怎麼想的了。
在箋蘭居喝了杯熱茶,沒待多久,淩筝便起身離開。
此時天色已暗,淩筝向着京都第一青樓上雅軒走去。
上雅軒,一家開在天子腳下,天子卻查探不出真正的幕後老闆的青樓。
上雅軒在先帝時期就頗負盛名,與京中不少權貴都有錯綜複雜的關系。淩筝曾經想過暴力處理上雅軒,但上雅軒明面上開得合規合矩,而淩筝又倡導以律法治國,所以隻能暫時按捺不動,待慢慢修改律法後再糾其錯處以處置。
自古青樓便是各路消息的聚集地,經過淩筝多番打探,上雅軒絕對不是一家安分守己的青樓,這裡就是大型的機密彙聚和轉發中心。
雖然掌控不了上雅軒,但淩筝卻一直在利用這家青落,給他們提供了許多真假摻半的消息。一來可以混淆他們獲得的信息,真真假假讓他們難以辨别;二來也可以通過傳出的消息來鎖定與幕後老闆相關的人,直至慢慢地揪出幕後老闆。
之前淩筝便通過上雅軒傳出大理寺已經掌握了荊州刺史貪污藏寶之地的消息,此消息一出,荊州刺史便連夜開始暗中轉移财産。
密信能夠加急連夜送至荊州刺史手中,由此可見荊州刺史與這上雅軒的幕後老闆關系匪淺。
此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上雅軒内燈火通明。淩筝站在上雅軒門口遲疑了須臾,最終還是走了進去。
她這副模樣來上雅軒太麻煩,樓裡的姑娘小倌們皆“虎視眈眈”。好在上雅軒管理比較嚴苛,若是不特意點服務,姑娘小倌們不可打擾貴客。
上雅軒的舞姬很有特色,舞蹈不僅大膽奔放,且似乎都有些武功在身。就像現在大堂中正在跳舞的舞姬,飛身而起,無數絲帶若天女散花一般分散而下,她淩空旋轉,頗有幾分天女下凡的姿态,甚是好看。
淩筝來上雅軒是有目的的,在雅間喝着茶聽了一首曲子,見了率先安排的人後,目的達成便起身離開。
長街熙攘,淩筝悠閑地走在街上準備回宮,來往行人絡繹不絕,街邊都是吆喝着擺攤的商販。人群中,最近化身街溜子的肖燕完美的與淩筝在街頭與街尾錯過。
再次無功而返,肖燕有些崩潰,似乎從那夜後,驚鴻一面的小公子就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她馬上就要及笄了,雖然皇上看似向爹爹妥協了,但是按照爹爹的說法,以防發生變故,還是率先把她的婚事定下才好。
肖燕咬牙,待她下次再遇到他,絕對不能放他走,直接綁了!她要仗她爹的勢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