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前一日,穆思淼收回那張登記的紙,所需的元宵分量不算少。
穆思淼翻着訂單與訂金,仔細算過一遍後才開始準備做元宵所需的食材,江米面要去采購,黑芝麻的話她記得鄉下院子裡放着半袋。
她曾經問過齊雨澤,這半袋貌似是他的嫁妝。
于是在這日,穆思淼将鋪子打烊,讓她們在家中準備江米面團,她則前往鄉下院子裡去拿那半袋黑芝麻。
雖說有些陳,但總歸能吃。
難得回來一趟,穆思淼把黑芝麻搬到車上,掀開防水布,觀察種植過的韭菜與菠菜。
兩種菜都已經發芽,穆思淼把多餘的菜籽提出來,連土帶苗放到車上,想要移栽到集市院子裡。
趁這時間,她又拔了些成熟的生菜與芹菜,除此以外,又找了些竹竿。
上元節除了燈會外,還代表着團圓,明日晚間穆思淼要準備些菜色,佳節間定然要多吃點好的。
于是她回集市前,又去田裡抓了隻魚,剛巧遇到陳怡,她便趁機将工錢結給她,又送了她條小魚。
回到市集時,穆思淼前往肉攤,順便買了點豬五花肉,好久未吃過紅燒肉,明日剛好能夠當作團圓飯中的一樣菜式上桌。
“我回來了。”穆思淼推開院子門,齊雨澤正在竈房裡坐着,聽到木門聲後,他望過來,玥兒也往門口跑。
谷子與齊俊冬也坐在一旁歇着,她眸光掃視周圍,看到盆裡都是她們和好的江米面團,糯米面團不用發酵,穆思淼教她們把面團揉成長條,又分成大小差不多的劑子。
把劑子揉成圓後,再用手掌壓扁。
趁她們準備面皮時,穆思淼把黑芝麻用水淘洗一遍,又用屜布擦幹,随後把鍋燒起來,黑芝麻倒進去翻炒至熟透。
途中她又往裡放了些花生,全部炒熟之後,她把熟芝麻與熟花生全部放進布袋裡,用擀面杖将芝麻與花生擀碎。
把冰糖搗碎後放進去,又往裡放入些豬油,攪拌後團成圓球。
将圓球塞進面皮中,收緊揉圓後将它團成圓球,防止餡料露出來。
穆思淼把芝麻餡料放置在一旁,三人在院子裡包元宵,她則把包好的元宵在江米面粉上滾過,讓它黏上一層面粉。
定好的時辰是申時一刻,到那時,客人們就會前來拿元宵,加上付餘下的全款。
幾人忙裡偷閑吃完午餐,随後繼續準備着,齊雨澤帶着她們準備元宵,穆思淼則拿過從鄉下帶來的竹竿,用刀将它們劈成細長條。
将它們鋸斷,長的為十二寸,短的為六寸,砍破後削成十字架的篾條,再用細竹條将十字架圈進,此為“上下腳”。
把六條篾條紮成八角圓圈,制成外肚,再将外肚與“上下腳”用繩帶紮緊固定,貼上草紙後,穆思淼着墨,在紙上畫出圖案與題字。
申時剛到,木門被敲響,齊雨澤走到門前打開門,人群一股腦兒地擠進來,她們眼中忽地一閃,湊到穆思淼前。
“穆掌櫃,先給我拿點,我急着回家呢。”
“先給我,總得有個先來後到吧。”
“我年紀大了,你們怎麼不懂尊老呢,咳咳……”
衆人說着,忍不住推搡起來,穆思淼連忙制止:“各位别急,我是按照各位登記的分量所做,隻有登記在冊,就都有份。現在就如同在鋪子時,找她去領号碼牌。”
穆思淼指了指谷子,衆人立即轉移視線,紛紛跑到谷子身前,去拿号碼牌。
穆思淼拿過一旁的紙盒,等待一号客人走過來,齊雨澤站在一側收餘下的銀兩,穆思淼和齊俊冬幫客人拿所需的元宵與花燈。
四人工作分配得當,不過一個時辰,院子裡鋪滿的元宵和花燈就被一掃而光,客人也依次走出木門。
穆思淼松了口氣,掃了眼日晷,時辰剛巧到酉時,齊俊冬與谷子也到了下工的時刻,雖說今日沒有在鋪子裡幫工,但做元宵的活計也并不輕松,她便照常給她們往日的工錢。
等她們走後,穆思淼把多做的元宵放進木桶裡,吊進井裡進行冷藏。
上元節這日,自是要看花燈的。
昨日太忙,沒時間準備食材,早點便暫時停止售賣,穆思淼醒後已經到了辰時,她與齊雨澤一同準備好食材便去攤位售賣。
畢竟是團圓之日,穆思淼給齊俊冬和谷子放了假,于是午時就隻有兩人,兩人忙得腳不沾地,不過忙着的時辰過得格外快。
等把餐點售賣完畢後,時辰已經到了未時六刻。
拉着拉車歸家後,穆思淼與齊雨澤先行準備好明日辰時需要的食材,随後又把前一日從鄉下拿來的魚蒸熟。
魚開膛破肚後,将它肚子裡塞進蔥姜蒜去腥,又調好料汁,等出鍋後将料汁倒在魚身上,舀出一勺熱油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