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氏昨晚看見魏國公握着長槍殺出去,心裡也是不贊同的。
擔心給國公府丢臉,被人非議。
今天看見皇上禦賜回門禮,尚書府又補送了回門禮。
是真真得到實處的。
抓着女兒的手腕,連聲說:“你爹這次鬧得好,鬧得好,以後誰還敢欺負我們國公府的姑娘。”
一股不知道哪裡來的底氣湧上心頭,她特别認真地囑咐,“回去後,你把昨天庸王府的事情跟婆家說說,别以為我們家姑娘好欺負。隻要咱們占着理,就不怕他們。”
陳雪惠剛開始聽說大鬧庸王府的事情,感覺有些丢人。
如今尚書府補送回門禮,她還有什麼轉不過彎的。
丢人算什麼,整天忍氣吞聲的過日子才叫憋屈。
别說七妹妹平時一聲不響的,七個姐妹中數她性子最軟,關鍵時刻最懂怎麼保護自己。
“娘,我記住了。”
……
陳雪璎和小王爺回到庸王府。
小王爺交代一聲就去北苑了。
陳雪璎則帶着兩個丫鬟将從魏國公府拿回來的東西,收入庫房。
并讓秋菊做好記錄。
傍晚宮裡傳來消息,皇上口谕讓小王爺明早帶着她一起進宮。
春日宴那天,陳雪璎見過皇上,當時魏國公就在附近,再加春日宴大喜的日子,肯定皇上不會随便大動肝火。
明天進宮就不一樣了。
隻有她和小王爺兩個人。
看得出來,小王爺也不是一個受待見的,再加她這個魏國公府的姑娘“臭名”在外,也不知道皇上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單獨讓他們兩個人進宮。
難不成庸王向皇上告狀,因為她爹昨晚大鬧庸王府的事?
陳雪璎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
府裡派來伺候的婢女昨晚全都處理。
今天沒有派新的婢女過來。
偌大個泰安居,隻有春燕和秋菊兩個丫鬟,再加一個小公公。
陳雪璎忙完歪在貴妃椅上,把小公公叫到面前,問他叫什麼名字?來府裡多長時間了?别的太監婢女都走了,怎麼他還沒走?等等。
小公公福祿人很老實,做事也算本分,十六七歲的樣子,剛被陳雪璎叫過去,還有些緊張。
面對陳雪璎的問題,老老實實一個一個回答清楚。
原本是個窮苦人家的孩子,又攤上天災活不起,五年前被閹送進庸王府。
他人瘦小,又不夠聰明機敏,嘴巴也不甜,經常挨欺負。
小王爺成親,沒人願意來泰安居伺候,他便被管家派過來了。
昨晚泰安居的婢女處罰的處罰,處死的處死,擔心受到連累,其他婢女和太監能跑的都跑了。
隻有福祿無處可去,又托不到關系,留了下來。
陳雪璎了解清楚福祿的情況後,問道:“如果你有機會跑,你跑不跑?”
福祿老老實實跪在地上,如實回道:“奴婢想跑又不想跑。”
這話把陳雪璎聽笑了:“為什麼?”
福祿确實是個不會說話的:“他們都說小王爺沒錢,在這邊伺候沒有油水,奴婢想多賺錢,給父母捎回去,讓他們過好日子。”
陳雪璎能理解他的孝心,“那不想跑的原因呢?”
福祿回答的還是比較難聽,“奴婢跑了,這裡就沒人伺候了。”
陳雪璎盯着他瞧片刻,比自己還小的年紀送到這個毫無人情味的王府,确實很艱難。
他說話不中聽,倒也是實話。
“既然你是唯一一個沒走的,咱們也算有主子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