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壟上煙火(種田)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天将破曉,雞鳴三遍,門栓落下,叢三老爺家的兩扇大門吱呀一聲從裡打開,門軸緩慢轉動,伴随着低沉、老舊地嘎吱。

叢三老爺走出大門坤了兩個懶腰,張開嘴打了個大大的哈欠,轉動脖子擡頭望天。

天蒙蒙亮似籠罩着層迷霧,夜幕下還挂着幾顆明亮的星子,四周黑梭梭地看不清,依稀能聽到左右鄰居窸窸窣窣的說話聲,孩童稚嫩的微弱哭啼,婦人軟語安慰,男人趿拉着布鞋下床端盆。

叢三老爺深吸了口氣,清冷濕潤的水汽流進肺腑,神思清明了幾分,轉身走回堂屋向後院去。

堂屋西間還是漆黑一片,杏娘枕着丈夫曲起的手臂,側着身子趴在男人的胸口,眼睛閉着嘟囔:“該起了!”

叢孝懶洋洋的含糊了聲,依舊仰面躺着不動彈,“侄兒家的洗三禮可備好了?”

“早備下了,”杏娘翻了個身,拉了棉被蓋到胸口,“融了舊年的一個镯子打了把銀鎖,添上半吊錢,另有三套小兒衣裳,一雙虎頭鞋。”

停頓了半晌,叢孝遲疑着問道:“往常到也罷了,現下是不是簡薄了?”

杏娘聽懂了丈夫的意思,尋常時節鄉下人家送禮也就幾把雞蛋,一包紅糖亦或半藍鮮果,都是些家常東西,至親不過多幾件衣裳,送銀家夥什已是極厚地禮了。

奈何這次情況着實有些不同,娘家侄兒李蘇木打小兒送去醫管學醫,去歲末通過了官府舉辦的醫學考核取得挂牌行醫的資格,年後成了葫蘆鎮上有名的保安堂坐堂大夫。年方十九才得了這麼個哥兒,跟他一般年紀的兒子都能打醬油了。

莊戶人家難得出一個吃公家飯的,即便不是自家醫館,也是極為難得。若在一般人家,不說大肆慶祝,張鑼打鼓一番,也要清屋掃瓦,喜迎賓客。李老爺子卻不是一般人,慣常的不愛張揚,令孫子無事人一樣往來于村鎮。

隻借着這次重孫子洗三,遍邀親朋好友吃一席好酒,賀一賀兩樁喜事。

“才分了家,又出了那麼個事,手頭哪還有盈餘。”杏娘煩惱地歎息,“到哪個山頭唱哪支歌,咱家的情勢爹娘自是知曉的,何必打腫臉充胖子。”

叢孝翻轉身子,一手支着腦袋,一手撫摸媳婦的鬓發,安慰道:“别怕,有我在自會養得活你們娘四個,等忙過春耕就出去找活幹,往後不去府城了,就在縣城尋摸。”

“真的?”杏娘驚喜地坐起身,“先前半點聲不透,每逢出去就跟沒了個人,家裡家外的連個伸把手的都找不到。”

“嗯,縣城到底離家近,有個什麼事兩天也能趕回來,剩你們娘老子幾個在家,老的老小的小,我再不能放心。”男人承諾。

天光漸亮,屋裡模糊看得清人影,杏娘激動難耐地俯身碰了一下他的臉,掀起被子下床拿衣裳,“趕緊的起來給小三兒穿衣裳,我去把葉兒叫醒。”

“小二不去?”

“讓他在爹娘那邊繼續睡,三個都帶上不好看。”杏娘穿好衣裳拿梳子通頭發,一頭秀發又長又密,每日早上光是挽發髻就是好一通忙活,“清明才過,早晚天冷的緊,給小三穿上過年的厚棉襖。”

一邊叮囑一邊披散着頭發打開箱子找出衣裳,合上箱籠放在床邊上。

叢孝赤裸着胸膛坐起來,青年火力旺,體格雖不粗壯,緊緻結實地肌肉有一把子力氣,寒冬臘月的從不穿裡衣睡覺,嫌不舒坦。他掀開床裡側一小坨隆起的被子,小兒子白胖地身子縮成一團,許是感覺到冷意,肥嫩地屁股往裡蠕動,頭使勁朝下面拱。

笑意不自覺浮上嘴角,黝黑地大巴掌拍了兩下屁股,他撈起小兒子往胳膊上套袖子,“早起走去白水灣?”

“這個天一路踩着露水過去,鞋子還要不要了,便是褲腿也要濕個半截。”杏娘嫌棄地皺眉。

“到時人人光鮮亮麗,就你跟個要飯花子似的,你不嫌丢人,我還嫌寒碜。昨兒個晌午跟周老爹定好了,早上送我們過去。快着點,今天那邊還不知道怎麼忙亂,哪顧得上我們,先吃早飯,自個把肚皮填飽再說。”

說話聲才停,最後一個字還沒落地,人已經風風火火的打開房門往西隔間去。

被奚落了一頓男人也毫不在意,攬着懷裡掙紮不休的小人兒,撅肚子踢腿地翻滾,哼哼唧唧皺眉鬧騰。越看越愛,在肉嘟嘟的臉上狠狠香了一口,惹得他哭聲大作,男人哈哈大笑出聲。

此地位于中部平原地區,荊江由南到北貫穿府城而過,玉陵縣分得一條支流,江漢平原一馬平川,荊江水流過之處皆為肥田沃土,靠水吃水,一年兩季稻谷,瓜果蔬菜從年頭吃到年尾,魚蝦蟹藕應有盡有,絲米桑蠶更不在話下。

得水之便,産物豐富,人口繁衍百姓富足,來往商貿自然繁多,大溝小河遍布四野,水網密布雲集,跑馬且要半個時辰的路程,一竹篙下去就幾丈開外了,一盞茶的功夫即到。

故此時人出門皆走水路,貨走大船人坐小船,一艘艘纖細窄小地船隻穿梭往來于街鎮鄉野,快速靈巧,熱鬧非常。

……

片刻後,叢孝抱着抽泣地小子走出房門,正碰上牽着大女兒手出來的母女,夫妻兩個穿過院子走進竈房。

陳氏正坐在竈前團了個草把子塞進竈洞,“餓了吧,再焖一會就好了。”

叢孝張眼望望,問她:“娘,爹呢?”

“還能去哪,伺候他的牛祖宗去了!”陳氏沒好氣地道,“咱們這一大家子捆一起,都比不上他的牛尊貴。”

杏娘笑意盈盈地臉淡了幾許,垂下眼睑接過伸手要抱的小兒子,這個家分得不清不楚,黏黏糊糊的膈應人。說是兩家一同養牛,老大家既不出人,也不出力,就出了一張騙人的嘴。

拍哄好了小兒子放下地,讓他跟姐姐一起玩花繩,杏娘麻利地挽袖子抓了一把腌菜壇裡的臘菜,一種冬日裡河邊草叢野蠻生長的野菜。

掐了嫩綠的頂端上一小截,切的碎碎地拌了鹽揉搓,石頭底下壓一個晚上,隔天就能拿出來吃,用來佐粥最好不過。若是加了蔥姜蒜辣醬,熱油鍋裡滾一遍,香辣撲鼻,吃在嘴裡咯吱咯吱響,一頓飯能頂兩個菜。

竈房後的牛棚,叢三老爺撫摸着老夥計的脊背,“渴了一晚了吧,多喝些水。”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