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驚杭回身盯着人,這算盤珠子打的實在是太響了,都要蹦到她臉上了。不過,看了眼氣都沒喘勻的戴權,還有他身邊年歲不大的小内侍,到底歎了口氣。
“成吧,下不為例。”
“诶诶诶,是是是,郡主娘娘這真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大人大度,不和小的們斤斤計較。”
“閉嘴吧。”張驚杭搖搖頭,懶的聽人貧嘴,朝一旁的小内侍招招人,示意人前面帶路。
……………
待到出了宮,趕在宵禁前回到自家府邸,已經臨近亥時了。
待她洗漱完換了寝衣坐下,一邊舒服的享受着身後細心侍女捏着綠檀木梳幫忙通發,一邊聽着張嬷嬷說着這段時間府裡的情況。
除了不少送了拜貼和禮物的,倒也沒什麼大事。
“這些時日留了帖子和禮物的,屬下也備了規格差不多的回禮。”說完,張嬷嬷遞了個小冊過來。
張驚訝杭大緻翻看了下,均是些不大認識的人家。
“不過,其中忠義親王前些日子還親自過來,隻是當時郡主不在府邸中。忠義親王有些失望,倒也沒有多說什麼,隻是之後陸續送了不少東西過來。”
若這就算了,但是…張嬷嬷又繼續道:“奴婢備了的回禮,直接被退啦回來。”
那位還吹胡子瞪眼,直嚷着:“誰家親叔叔給侄女送禮物,還要收回禮。沒得壞他名聲。”
張嬷嬷說到這裡,也很是無奈
倒是張驚杭卻笑了,看來她這位叔叔,很是有趣。
“備份拜禮,過兩日我請去拜訪人。”長輩都親自上門啦,她也該自覺些。
張嬷嬷點頭應下,不過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道:“郡主若是和忠義王走動太近,會不會太招眼了”。
要知道這些年,忠義親王沒少仗着親爹太上皇,和當今叫闆,找事。甚至還有一些臣子投在其名下,搖旗呐威。
即便這些年忠義親王從未忘卻過先太子,但是張嬷嬷依然不希望自家郡主卷入這些紛争裡。
張驚杭知道嬷嬷說這話是真心為她着想,不過她隻搖搖頭,“嬷嬷,我心裡有數。”
至少就她這些日子在宮中和當今,以及便宜祖父的相處來看,這兩人提起這位忠義親王,不是帶着嫌棄、就是斥責。
但是卻沒有厭惡和憎恨,甚至還有幾分眼不見不淨的縱容。
這讓沒見過人的張驚杭不免有了幾分好奇。
張嬷嬷見人心裡有數便不在多說,難得有幾分不情不願說起另一事來。
“除了忠義親王外,府裡這些日子門房處時常還會收到未屬名的厚禮。”
張嬷嬷停頓一刻,才道:“我讓人查了,不出意外十有八九是那賈家大房送過來的。”
說到賈家,張驚杭不免又想到了自己前段時間沒少惦記攜着“風月寶鑒”而來的跛腳道人。
一心二用,還不忘回應人:“先看看吧,到時候是誰先來敲響我們這府門。”
……
張驚杭這邊提到賈家,而賈府這邊,同樣不少人在惦記着她這位新出爐的朝陽郡主。
“老子不去,去回你們老太太,就是天王老子來說,老子還是那句話,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