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國際量子物理峰會上,蘭佳站在講台上,身後的全息投影展示着她們的時空共存模型。江穆韓坐在台下,白襯衫領口别着她們成對的質子吊墜,眼神裡是毫不掩飾的驕傲。
“我們提出的‘情感量子場’理論,為時空穿越提供了新視角。” 蘭佳的聲音通過同聲傳譯響徹會場,“觀測者的愛意不僅是隐變量,更是維持多維時空穩定的關鍵。” 這句話引發全場嘩然,卻在江穆韓站起來鼓掌時,會場突然安靜。
茶歇時,一位白發教授攔住她們:“這個模型讓我想起三十年前的一個傳說,關于兩個靈魂穿越時空的相遇。” 他摘下眼鏡,露出與實驗室光譜儀同款的瞳孔顔色,“或許你們就是那個傳說的現實版。”
深夜的酒店房間裡,江穆韓忽然從背後抱住蘭佳:“今天聽你講‘愛意是量子場’時,我忽然很害怕。” 她的下巴抵着蘭佳的肩膀,“怕你隻是我想象出來的時空幻影。” 蘭佳轉身吻去她眼角的淚,舌尖嘗到鹹澀的味道:“那我們就做彼此的觀測者,直到時間的盡頭。”
窗外的黃浦江倒映着星光,蘭佳望着江穆韓手腕上的表 —— 指針依然停在 18:23,卻不再是冰冷的金屬,而是刻着 “JM?LJ” 的定情信物。有些東西早已超越科學的範疇,成為刻在靈魂深處的信仰。
畢業典禮前一周,蘭佳在實驗室發現了驚人的事實 —— 她們的量子模型竟與原主日記本裡的塗鴉完全吻合。那些看似幼稚的線條,分明是時空裂隙的具象化表現,而日期正是 2018 年 9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