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桃故作神秘,“不是開玩笑,我方才在池塘邊看見一種醉魚草,它的莖葉裡有一種辛辣物質能夠把魚醉倒,魚就會自動浮出水面,這樣我們就能抓到它了。走,跟我去看看!”
姐弟倆快步來到池塘邊,姜桃扯一把辣蓼草,“看到沒,就是它,辣蓼草,别稱醉魚草。”
姜桐接過辣蓼草,左看看右看看,沒什麼稀奇的嘛。
他笃定道,“阿姐,你肯定弄錯了,這草村裡割來喂豬還差不多,沒聽說過能抓魚啊?”
姜桃也不指望他能信,擺擺手,“放心,若是在流動的溪水邊用它抓魚,我還沒把握,但在這都是靜水的池塘裡,問題不大。”
她拿出鐮刀,唰唰割掉一捆辣蓼草。撿起地上的石頭哐哐一頓砸,等莖葉砸爛。又拎到水邊,丢到方才打水的那片區域,扯着辣蓼草來回在水裡遊動,使得汁液溶入其中。
姜桐在旁邊圍觀,頗為稀罕。
稍後,姐弟倆回到岸上。姜桃把鐮刀遞給姜桐,“喏,割一些艾草跟半邊蓮吧,藥鋪不缺艾草,咱帶回去自家用。
“那半邊蓮就帶給葉大夫,家裡驅蟲蛇的藥快用完了,剛好換些新的。”
“好!”姜桐答應着,這兩樣草藥他都認得。
每到清明節,家裡就會割些艾草做青團,平常也會曬一些,點着熏一熏屋裡好驅趕蟲子。
至于半邊蓮,村裡老人常常閑話說“家有半邊蓮,可以伴蛇眠”,說半邊蓮對蛇咬傷有作用,也有說它能驅蛇。
姜桐不時會采一些半邊蓮,找葉大夫換驅蛇蟲的藥。聽他說半邊蓮确實對蛇有作用,但沒有村民認為的那麼神奇。
姜桃又薅了一些辣蓼草,辣蓼草可以醉魚,也可以驅蟲,還可以制作酒曲及釀醋。
酒曲與釀醋,姜桃在後世聽說過,但不曉得其中的工藝。她采辣蓼草,是想剁碎扔進家裡的旱廁裡,如今天氣漸熱,旱廁生出蛆蟲來,剛好用它來殺滅。
姜桐漫不經心地割草藥,目光不住朝池塘裡張望,留意着水面的動靜。
約摸兩刻鐘左右,方才扔辣蓼草的區域開始有魚頭竄動,一條條青黑色的魚漸漸浮出水面。
姜桐雙眸閃亮,一把拽住姜桃的袖子,對着水面歡呼,“阿姐,有魚,真的有魚!”
姜桃方才還不大有把握,她從前聽外公釣魚的時候說過此法,自己并沒有動手嘗試過,此刻看見魚真的浮在水面,心情也很激動。
姐弟倆健步如飛,提着木桶與背簍匆匆下坡去池邊。到了跟前,兩人小心翼翼蹲在水邊,生怕吓跑了魚。
湊近細看,大大小小數十條魚晃晃悠悠浮在水面,嘴巴一張一翕開合着。
姜桃抄起背簍,先從大魚多的地方舀起,再火速拎起來倒入木桶裡。
一簍簍下去,距離岸邊近的魚基本都撈起來了,距離略有點遠的魚,夠不着,微微可惜。
姜桐扶着木桶,挨個數魚,嘴巴笑得幾乎咧到後耳根。
大魚有六條,最大的那條有一尺來長,估計有三四斤重;巴掌大的草魚有二三十條,最多的是小魚,還不到小指。
姜桃原本想把小魚放回去,姜桐舍不得,“阿姐,留着呗,這些小魚湊起來少說也有一海碗呢。”
姜桃略作思量,便答應了,本就是草魚,水裡多的很,況且也長不大。
姜桐正在興頭上,興緻勃勃道,“阿姐,還有一個桶空着呢,咱要不再抓些?”
姜桃掂量着大半桶魚,勸道,“夠吃了,這又放不住,下次再來吧!”
姜桐隻得悻悻住手,心中想着改日約鄭寶山一起來抓魚,“阿姐,這個捉魚的法子能不能告訴小山?”
姜桃哪能不明白他的心思,小孩子都想跟好朋友分享嘛,“可以,但是你得讓他保密,萬一被村裡人知道,池塘就保不住了,溪流裡的那些魚也是。”
姜桐自信滿滿,“我省得!”
姜桃往盛魚的木桶裡加了點水,剛好沒過魚,再把辣蓼草塞到上面遮掩一下,姐弟倆收拾好東西往家返。
日頭高懸,姜桃二人頂着大樹葉走在空蕩蕩的鄉間小路上。
姜桃背着裝滿艾草的簍子,右肩扛着鋤頭,左手拎着裝魚的木桶。姜桐則背着裝半邊蓮的簍子,胳膊挎着空木桶,裡面裝着葫蘆瓢及豆子。
路上陸續遇見村民們往地裡送飯,彼此招呼一聲就過去,沒人留意二人帶了什麼。
進罷家門,剛把東西都放到院子裡,姜桐急沖沖端出木盆,往裡加兩瓢清水,又把魚從桶裡倒到盆裡。
大部分魚都活着,隻是不太精神,原本白白的魚肚泛紅,好似人喝醉了一樣。
姜桃數着魚,心思活絡,打算挑出幾條魚來,待會送給許家和鄭家。
就在她思索怎麼處置魚的功夫,院門忽然砰砰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