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檸在車裡,能聽清他們在說什麼。此刻她心中十分感動,沒想到這個隻見過幾面的三皇子,竟會心疼她的遭遇,為她說話。
二皇子也朝姜檸看了一眼,又轉頭對三皇子說道:“三弟,此事不是我們能置喙的,和親已成定局,你還是快快回宮吧,不要阻攔和親車駕。否則,讓父皇和貴妃知道了,你又要被責罰。”
三皇子卻不願意丢開不管:“我去向父皇進言,請求他收回成命。我想,姜小姐和那些陪嫁的女子必然是不願意去國離鄉的。”
二皇子卻拽住了他的胳膊,嚴肅道:“你不能這麼做,否則父皇會認為,你并不想讓大皇兄回來。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三皇子緊抿嘴唇,臉色泛白。他雖然才十四歲,但心思靈敏,自幼早慧,對時局也十分了解。
靳貴妃是最得寵的妃嫔,連帶着她所生的大皇子、大公主也備受寵愛。如果不是因為靳貴妃出身低微,恐怕早就被立為皇後了。
而三皇子是皇後所生,也是如今宮中唯一的嫡子,可他并未被立為太子。且皇後已故去多年,三皇子的日子也十分艱難。
将來,這儲君之位,立嫡還是立長,也難說得很。皇帝如今最看重、最親近的是大皇子。對于三皇子,皇帝其實有幾分防備心理,生怕三皇子生出奪嫡之心,對大皇子不利。
因此,三皇子雖外表活潑豁達,但内心小心謹慎,以免出錯。隻是,他畢竟年輕幾歲,城府淺些,有時候會直抒胸臆,不顧後果。
三皇子也知道二皇子言之有理,如果自己去皇帝面前說一些阻止和親的話,皇帝并不會認為他在心疼和親女子,隻會認為他不願大皇子回國,跟他争奪儲位。
三皇子皺了皺眉頭,道:“二皇兄,你知道我并無此意……我不喜歡大皇兄,但也不至于不願他回來。”
二皇子小聲呵斥道:“你在說什麼瞎話?大皇兄是兄弟中最年長的,我們做弟弟的,自然對大皇兄萬分敬愛,哪有半分不喜?”
二皇子年長,更懂得明哲保身之道,即便在私底下,說話也是滴水不漏。在努力自保的前提下,他還能提點三皇子,不讓三皇子出錯,可以說是難得的善良了。
三皇子咬牙切齒地說:“二哥說得沒錯,我對大哥自然是萬分敬愛。隻是他若有本事,就别被俘虜啊,被俘虜了,又要用無辜女子去換他回來,簡直厚顔無恥——”
三皇子還想繼續往下說,二皇子幹脆伸手捂住了他的嘴,三皇子隻能發出“嗚嗚”的聲音。
二皇子道:“如今不是你打抱不平的時候。這些年,父皇一直讓你在外遊學,不給你實際曆練的機會,不讓你參與朝政,你便該更加小心謹慎,不要觸怒父皇。我奉旨送嫁,也耽誤不得,我得走了,你且回宮去。”
三皇子有些不甘地搖了搖唇,低頭半晌,然後才對二皇子說道:“好吧,我先走了……但是你們得走慢點,我一會還要回來的。”
二皇子道:“你回來做什麼?”
“我若求到了不再和親的聖旨,自然會追上來宣旨。”
“你……我剛才說這麼多話,看來都是白費唇舌。”
二皇子頗為無奈地看了三皇子一眼,搖了搖頭,可神色卻頗為動容。也許,他覺得自己缺乏像三皇子這樣的勇氣和熱血,可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不能有這份勇氣。
三皇子好歹是中宮嫡子,雖生母已逝,但他背後有一定的勢力。而二皇子的生母,隻是個不得寵的美人,且還要在靳貴妃手底下讨生活。很多時候,二皇子所作所為都不能暢意,隻能揣摩着皇帝和貴妃的意思來。
他望着三皇子遠去的背影,長歎一聲。不知是在為三皇子擔憂,還是在為自己歎息。
而馬車裡的姜檸,借着蓋頭的掩飾,偷偷抹了抹眼淚。
得知自己要去和親時她沒哭,踏上和親隊伍時她還是沒哭。
可剛才,她看到有一個少年不顧自身安危,也要為她求情,她心中十分感動。原來,除了家人之外,這世上還是有人在意她的。
哪怕她跟三皇子素來沒什麼瓜葛,可對三皇子來說,他助人的原則并不是利益,或是關系親疏、感情遠近,隻要是他認為該做之事、該救之人,他就會義無反顧地去做、去幫。
這份古道熱腸,世所罕見,出現在皇子身上尤為難得。姜檸心中為三皇子默默祈禱,隻希望皇帝不要怪罪于他。
不過,姜檸知道,既定的劇情不可改,她和親一事是無法轉圜的,三皇子隻怕是白費力氣。無論如何,三皇子這份恩情,她記下了。
她在心中跟系統交流:“小狗,話本上有沒有寫,三皇子去求皇上阻止和親後,發生了什麼?”
小狗答道:“話本上沒寫這麼多細節,關于你和親一事,隻用幾句話帶過了。話本的前半部分,着重在寫你進入北胤之後,是如何被虐。和親過程中的一些細節,我也是今日發生了才知道。
書中人物有自己的意志,會憑自己的想法做一些事情,但話本隻會寫一些要緊的事情,不會把每個人做的每件事都記錄下來。”
“原來如此……那三皇子的結局如何?”
“好像死了,大概是死于奪嫡之争,具體怎麼死的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