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先來到米行,買了大米、小米、面條各一百斤。
米行裡還有一些幹蘑菇、幹貝、油鹽等物品,姜檸也買了許多,用自己的首飾付賬。
士兵們推着闆車,把這些食物放在上面,先運到篝火晚會的地點。
火頭兵們已經在忙碌了,準備晚上的食物。但人手不太夠,這些運送米糧的士兵就被留下來幫忙。
姜檸繼續逛着。
她想找專門賣醬菜的店,但找不到,便拉着一個百姓詢問。
這個百姓道:“我們這兒沒有專門賣醬菜的店,要吃醬菜一般都是自己腌的。金山大街上有一戶姓朱的人家做了好幾缸黃豆醬,我們平時會去他家買,您可以去看看。”
“好,謝謝了。”
姜檸帶着剩下的随從找到了那戶姓朱的人家。
這戶人家開着門,裡面并不是商店的布局,而是跟普通住戶一樣,有客廳,有卧室,有廚房,乍一看不像賣東西的地方。
姜檸走了進去,高聲問:“有人嗎?”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弓着腰走了出來,問道:“什麼事啊?”
“您是朱阿公嗎?”
“是啊。”
“您家有醬嗎?我想買。”
“有。你帶了碗或者壺嗎?我舀給你。”
“啊?還要自己帶容器?”
“對啊,大家都是拿自家的碗或者壺過來的,我這裡沒有多餘的容器。”
姜檸有些驚訝。她沒有考慮到小地方一切從簡,沒有大城市的店鋪那樣裝備齊全。
在京城,不僅有專門賣各色醬菜的店,而且店裡有大小不同的容器,從小茶碗到大缸那樣大小的都有,隻需要帶着錢去就好了。
姜檸有些為難,道:“我們沒帶容器,可以先去看看醬嗎?”
“可以,不過我家也沒有多餘的碗,如果把碗給你用了,我中午就沒法吃飯了。”
“嗯,不會拿您的碗,一碗也不夠我們吃的。”
朱阿公帶着姜檸來到後院,這裡放着六個大缸,缸上都有蓋子。
揭開蓋子,裡面是濃醇的黃豆醬,聞着香氣撲鼻。
其中有一缸黃豆醬隻剩下一半了,看樣子是賣剩下的。
姜檸道:“朱阿公,我們能把這個缸搬走嗎?明天再給您搬回來。”
朱阿公:“啊?要連缸端走?可以吧,那你們自己扛,我扛不動。”
“好,我帶了人來。”
姜檸便指揮着士兵把剩了一半黃豆醬的缸搬到了闆車上。
她掏出一個銀手镯付賬,銀手镯的價值比這半缸黃豆高些。
朱阿公很高興,道:“這個镯子倒可以給我孫女戴。”
姜檸又問道:“朱阿公,你家除了黃豆醬,還有别的醬嗎?”
“沒有了,我隻會做黃豆醬。其他人家也許有别的醬菜,您可以到處問問。”
姜檸心想,百姓家中腌制的醬菜應該隻夠自己一家吃的,如果要去買,數量太少不夠将士們吃的,如果要多買一些,就要多走訪很多人家,也挺麻煩的,不如就用黃豆醬對付過去吧。
因此,買醬菜就買到這裡了。
接下來,她想去買一些新鮮蔬菜。
但是走了好幾個菜市場,都沒買到多少新鮮蔬菜,雞蛋、腌肉、生姜、豆角、菌菇、豆腐、紅棗之類的倒是買到一些。
由于現在栾伊城失去了屏障,直面北胤軍隊,很多商人不敢進城了,所以很多東西都買不到。
百姓們本來會自己種菜,但這些天不敢頻繁出去打理菜地,導緻本地的菜也少了。
姜檸安慰自己道:“能買到這些也不錯了,到時候多放點水,讓将士們多喝湯好了。”
姜檸正準備離開,忽然看見角落裡有一個人在賣蜜餞。
隻是,這些蜜餞很幹癟,個頭也小,看着就不好吃。
賣蜜餞的是個四十來歲的大娘,她對姜檸說道:“姑娘,買一些吧,便宜賣了,可以先嘗嘗。”
姜檸便拿起一顆話梅嘗了,果然不好吃,幹巴巴的沒什麼味道。
不過,這些蜜餞大部分都是用水果做的,如果買回去泡水,讓将士們喝,多多少少也能補充一些營養。
因此,姜檸就把這些蜜餞都買了下來。
采購完畢,她讓幾個随從把新買的蔬菜、蜜餞等物送到郊外,交給火頭兵。
然後,她就去了鄉紳林盛家,找任将軍。
林家住了許多士兵,跟上次相比,擁擠了很多。過道上全是地鋪,花園裡也拉了防水布,用來遮擋雨水和陽光。
許多士兵席地而坐,三三兩兩地說話。
姜檸從他們當中穿行,他們大部分人都不認得姜檸,不過見姜檸衣着華麗,猜測她身份不凡,因此紛紛讓道。
也有認識姜檸的士兵,朝她喊道:“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