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讓她跟你姓陳吧,你覺得呢?沒有你的話,她們母女也沒法獲得死後的安甯。”
“那……那挺好的,就讓小外甥女跟我姓吧……我這就給她們操辦後事,我先走了。”
系統出現了:“姜檸,你為蔡姑娘的身後事做出了妥善的安排,獲得了一千積分。現在的積分是72200。”
“好。”
姜檸對餘縣丞道:“餘老,我覺得像蔡姑娘這種難以安葬的姑娘應該還有一些,我想開辟一塊空地,專門安葬這些姑娘,不知有沒有空地可以劃撥?”
餘縣丞道:“栾伊城太小了,大部分土地要麼是農田,要麼是私産,幾乎沒有無主的荒地可以用來安葬無家可歸的百姓。您想做這件事的話,除非您去向某個财主購買一片土地或私人莊園。不過,能買到的地應該不多,也沒法安葬太多人。”
“能買就好辦,還請餘老牽線,我這兩天就想買一片地。至于土地面積不大,倒也無所謂,能埋多少人就埋多少人好了,哪怕隻能埋十人,也能讓我心中稍感安慰。”
“公主的善心,令人敬佩。隻是,您即将嫁入北胤,可卻在栾伊城花掉了不少錢,難道不為自己的未來打算嗎?”
“餘老,你覺得我去北胤之後,能活多久?你隻管直言。”
餘縣丞猶豫了一下,沒有回答。
和親公主曆來都是兇險重重,早逝的不在少數,即便有僥幸長命的,也必會經曆許多痛苦。
遠的不說,就說南蕭的上一任和親公主——揚邑公主,在嫁入北胤五年後,便香消玉殒了。
對于姜檸的未來,餘縣丞自然不會有什麼樂觀的想法。隻是,他也不能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免得讓姜檸更加絕望。
姜檸說道:“您沒有回答,不是回答不上來,而是這個答案并不好,會讓我痛苦。其實,說與不說,我對于自己的未來,都是有清晰的認知的。如果我活不了幾年的話,為何要帶那麼多财物去北胤呢?那樣不過是讓财物落入他人之手而已,倒不如我自己先花了。”
“公主有此考量,屬下也能理解。不過,您現在花錢買了一片土地,自己又用不到,就白花這筆錢了。”
“我買地本就不是為了自己享受的,是用來給孤身的百姓做墳地,所以不算浪費。”
“好吧,那屬下就幫您打聽打聽。”
第二天,餘縣丞就找到了一個叫劉俊的鄉紳,他家有個園林要轉讓。
在餘縣丞的牽線下,姜檸花了一些珠寶,買下了那片園林。
這個園林叫薜荔園,景緻不錯,姜檸也沒打算改造。若是有無主的屍體需要埋葬,直接埋進去就是。園子裡有花有樹,風水不錯,想必能讓亡魂得到安息。
隻不過,這園子不大,大概隻能埋葬二十多人。
姜檸讓衙役們貼出告示,如果有像蔡橘紅這樣沒法安葬的屍體,可以移到薜荔園來免費安葬,一應喪葬費用由大公主出。要安葬屍體就快點,一來園林中位置有限,先到先得,二來公主能待的時間也有限,十幾日後便要離開了。在所有的屍體中,女屍優先。
告示貼出三天,薜荔園的位置就全被訂滿了,運來了二十多具女屍,全都是一些無人願意接納的屍體。
她們當中有的是未婚女子,得了急病死的,父母不願出錢安葬;有的是沒了兒女的老婦人,無人為其操辦後事;有的是因為成親多年沒有孩子,被夫家休了,郁郁而終的。
二十幾個女子,竟有十來種死因,她們生前的事迹全都十分悲慘,令姜檸很傷感。
将這些女屍全都安葬後,姜檸也了卻了一樁心願。
系統出來道:“姜檸,你的義舉獲得了八千積分,現在的積分是80200。”
“好。可惜這園子不夠大,安葬不了更多人。”
“等你有了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權力,就能買更多的地,安葬所有需要安葬的人了。”
“你說得對。”
忙完了這件事後,姜檸回房休息。
她打開了誇誇群。
【姜檸:我的積分有八萬了。】
【你已被群主移出群聊:哇,太好了!】
【活人微死:如果我的A股也能這麼漲就好了。】
【櫻桃小完犢子:@活人微死你在想P吃。】
【回籠教教主:姜檸越來越優秀了!】
【姜檸:不過我覺得有點悲傷,因為我目睹了好幾起民間的女孩的迫害之事。】
【有趣的靈魂一百多斤:古代就是這樣的,沒辦法。】
【姜檸:你們那個年代,是不是男女平等?】
【感覺屍體暖暖的:emmm表面上是這樣】
【隻漲工資不長肉:實際上不好說。】
【櫻桃小完犢子:有些本屬于女性的功績,會被歸功于男性。】
【活人微死:在偏遠地區,仍然存在大量重男輕女的現象。工作上的性别歧視,更是比比皆是。】
【你已被群主移出群聊:有一段時間,提倡一對夫婦隻生育一個孩子。但是在農村,如果頭胎是女孩,就可以再生。頭胎是男的,就不許生了。你細品。】
【隻漲工資不長肉:emmm咱們别說這些了,總之男女平等是一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真正實現的過程。】
【姜檸:好吧,看來不論哪個年代的女孩,都不容易啊。】
【你已被群主移出群聊:沒錯,所以我們都要努力。現在有新的三從四德,“三從”是從政、從法、從商;“四得”是得權、得名、得勢、得利。】
【姜檸:太棒了,我也要用這樣的标準要求自己。】
【回籠教教主:沒錯,我們站在高處,才更有影響力。】
【櫻桃小完犢子:就讓姜檸先給我們做個榜樣吧,你跟我們不一樣,你是貴族,具有更多的優勢,想要得權得勢也更容易一點。我們都是普通人,隻能慢慢打拼。】
【姜檸:嗯,想要往高處走,就得看到國家和百姓的最低處,替他們排憂解難,他們才願意托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