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夢苒挽着靳貴妃的手,笑道:“這都是因為女兒命好,投胎到了母妃的肚子裡。不像蕭檸,隻是個宮婢之女,她娘還死了,她拿什麼跟我比?”
“本宮的孩子,自然是最受寵的。以後,你弟弟當了皇帝,母妃當了太後,這南蕭國就是我們的天下了。”
“母妃,到那時,可要給我增加封地和食邑。”
“那當然,到時候,讓你弟弟給你諸侯王的待遇,怎麼樣?”
“太好了!”
——————
第二天,蕭檸和蕭玉蟾按時來到宗學堂上課。
雖然皇帝沒有應允蕭檸參加院試,但蕭檸還是每天都認真學習。萬一哪天就有參與考試的機會了呢?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宗學堂是為所有宗室子弟開設的,但并沒有規定他們每天必須來上課。
所以,很多皇子、宗室子弟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從來沒有一天是所有人都來齊了的。
對此,太傅和其他學士們都習慣了。
宗室子弟們得天獨厚,身份高貴,将來要麼有爵位,要麼能繼承豐厚的家産,完全無需為未來擔心。他們不需要像普通舉子那樣,寒窗苦讀,隻為了能有條出路。
更何況,這些宗室子弟們大部分都是不能參加科舉的,朝廷會直接給他們封爵位或者讓他們當官。
除非是一些跟皇室關系太遠的宗室子弟,本家已經日漸衰弱,自己已經不可能繼承爵位或是太多家産了,才會努力一些。像這種宗室子弟,是可以參加科舉的。
但這種破落戶,往往因為交不起束脩,而沒法進入宗學堂,隻能在家讀書或是跟平民百姓一樣去普通學堂上學。
所以,能在宗學堂内讀書的,都非富即貴,自然也不是幾個學士能管得住的。
二皇子、三皇子倒是好學,但他們有時有公務在身,也沒法每天來讀書。
自從蕭檸和蕭玉蟾進入宗學堂後,情況有了變化。
因為,除了有事之外,這兩個女孩一定會來宗學堂,而且異常認真。
别人背不下來的課文,她們能背下來;别人不願做的作業,她們每次都完成得很好。
太傅和學士們本來并不在意女孩的學業,但逐漸被蕭檸和蕭玉蟾的刻苦學習感動了,越來越關心她們,願意多教她們一些東西。
而蕭檸和蕭玉蟾來者不拒,師傅們教什麼,她們就學什麼,一絲不苟。
對于她們的行為,有些宗室子弟持嘲笑态度,也有人很佩服她們,但做不到像她們這般用功。
蕭檸察覺到太傅對自己的态度越來越好了,于是又開始惦記太傅手上那本《西蜀策論集》。
如果能得到這本策論集,對自己的科舉考試大有幫助。
于是,今日放學後,蕭檸就大着膽子走到申太傅身邊,問道:“太傅,可否把您的那本《西蜀策論集》借給我看看?”
申太傅道:“大公主,據臣所知,皇上并不同意您參加院試。也就是說,您以後都不能再參加任何科舉考試了。您沒必要看《西蜀策論集》。”
“我隻是看看都不行嗎?”
“那本書的内容是臣費心編寫,臣想選一個臣心目中最優秀的讀書人傳下去,不能輕易借給别人,請大公主恕罪。”
“太傅認為我不夠優秀?”
太傅道:“大公主自然很優秀,但是……臣心目中的人選,是在府試、院試、鄉試中均取得優異成績的、有望考中狀元的人才。
先不說您沒有考試資格,便是有,離臣心目中的人選也差距了一大截。以您目前的水平,考中秀才應該問題不大,但考中舉人和進士就難了。”
蕭檸也知道太傅說的比較中肯,以自己的水平,确實離舉人、進士還有差距,所以她在盡力彌補這個差距。
見蕭檸有些難過,太傅道:“公主,其實您不論讀不讀書,都是一輩子的公主,有用不完的錢,為何要這麼在意科舉之事呢?如果您隻是喜歡讀書,那經常來宗學堂上課,也足夠成為一個學識淵博之人了。”
蕭檸很難解釋,她總不能直接說自己想取得功名,做女官。
過早地暴露野心,會引來麻煩。
就算太傅沒有惡意,不會把她的心思傳揚出去,但難保其他人不會發現她的想法。
到時候,她會面臨很多的阻力。
現在還不能說。
她要偷偷努力,最後驚豔所有人。等其他人想來阻攔她時,已經來不及了。
因此,蕭檸隻是說道:“我隻是覺得,自己并不比男人差,所以才想參加科舉,證明自己。既然父皇不允許我參加,太傅也不願把書借給我,那就算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太傅道:“若是公主想證明自己的才學不比别人差,其實有其他辦法,比如著書立說,或是寫幾本詩集,流傳後世,未必要參加科舉。”
“太傅說的是。”
蕭檸準備離開,忽然見到二皇子蕭奕知和三皇子蕭奕賀一起前來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