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循聲望去,見到一個臉色蒼白、十分瘦弱的舉子走了出來。
蕭檸認出,他竟是老熟人夏以清。
蕭檸叫道:“夏以清?”
夏以清道:“大公主,是我……剛才的事,我也看到了。但我站在人群外面,被疏散了。我關心此事進展,沒有走遠,見其他人都不願作證,我就過來了。”
蕭檸有些感激地說道:“多謝你……你是不是看到,那個舉子是自己自盡的?”
“對,我看見了全過程。當時,那個舉子離您很遠,他的死怎麼也怪不到您身上。”
“很好,實話實說,見義勇為,才是讀書人的本分。若是膽小怕事,又怎麼能有大出息?”
見蕭檸這樣說,其他證人有些慚愧。再加上有夏以清當出頭鳥,其他人也紛紛改口,說願意作證。
見證人有了,京兆府尹命人把屍體收起來,帶上所有證人,跟蕭檸一起進宮。
蕭檸是公主,而且人不是她殺的,自然要以禮相待,所以蕭檸仍是坐着馬車回去,幕籬也不必摘。
蕭檸把夏以清叫過來,問道:“夏以清,剛才怎麼沒見你報名?”
“說來慚愧,六月份的院試,小人沒有考中秀才,還得接着考,所以不能參加這次鄉試了。小人今日隻是路過考場,遠遠地望一眼,沒想到就看見了舉子自盡的現場。”
“原來如此。我記得你家境貧寒,你父母還允許你多次考秀才嗎?”
“一開始不太同意,但我苦苦哀求,說自己考中了童生,将來遲早能考中秀才,再讓我試試,他們也就勉強同意了。”
“那你還有錢讀書嗎?”
“有,跟我一起考中童生的朋友,給我湊了點錢,讓我安心備考。”
“那就好。上次我讓你吃葵花酥,導緻你過敏,後來身體沒問題了吧?”
“沒有,小人的過敏隻持續幾個時辰,後來就好了。而且公主也派大夫給我醫治了,沒有任何問題。”
“那件事,我需要向你道歉。”
“公主說哪裡話,您也是為了查清葵花酥的真相,小人心中沒有怨言。”
“多謝你不計較。”
夏以清非常惶恐,道:“您是公主,何需向小人道歉?”
“道不道歉,跟身份無關,這是我的老師教給我的。”
夏以清十分謙讓,低着頭退開。
蕭檸本想給他一點銀兩,但現在夏以清的身份是證人,如果蕭檸給他錢,難免有賄賂人證之嫌。因此,蕭檸就沒有給,隻是默默記下這件事。
等自己的嫌疑洗清之後,再暗中關照夏以清不遲。
冬香悄悄對蕭檸說道:“公主,之前咱們還懷疑夏以清在考場上害您腹瀉,沒想到他是好人。”
“嗯,發現他是好人,我也就放心了。他當時肚子餓,但又對葵花酥過敏,所以才拿走其他糕點,留了葵花酥給我,這是巧合而已。真正害我的,應該是義父家的廚娘杜四娘子。”
“那個杜四娘子找到了嗎?”
“還沒有。竟像是人間蒸發了一般。”
“這也真是怪了。”
“是啊,還是先渡過眼前的難關再說。”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禦書房。
皇帝正在跟大臣們議事,剛才已經聽了小太監的密報,知道宮外發生了什麼。
因此,他直接讓相關人等都進去,本來在議事的大臣們也不必離開。
京兆府尹把事情經過說了,并說道:“皇上,微臣所言,這些百姓均可作證。”
證人們紛紛說道:“大公主是無辜的,我們親眼見到那個舉子是自己自盡的。”
“沒錯,當時大公主離他有很遠的距離。”
“是他一時沖動,不關大公主的事。”
皇帝問蕭檸:“是這樣嗎?”
蕭檸冷靜回答:“是的。當時兒臣隻是去考場報名,沒有惹是生非,也沒有得罪任何人。但有一群舉子反對我參加鄉試,我就跟他們争辯了幾句。誰知,有一名舉子氣性大,似乎見不得兒臣參加考試,竟舉刀自盡,實在令人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