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住上了夢想中的房子的時候,宋琦還有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這裡雖然是洋房,但上下六層總共隻有三戶人家,各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可以說是互不幹擾。
宋琦的房子所在的樓層是一樓和二樓,還送了花園和一間地下室,三樓、四樓的住戶有地下室和露台,而頂上五樓和六樓的住戶有露台和樓頂花園。
這個樓盤的開發商可以說是很會端水,将可以利用的空間都盡量地找了出來,給業主分配得清清楚楚,避免可能存在的争端。
所以宋琦在看房的時候,發現這個小區的業主都有精心打理自己的小花園,還建了各種陽光房。
她就知道,自己應該會喜歡這裡的,如果買一樓不能種花修小花園小菜園,那還不如再攢錢,咬咬牙買别墅。
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宋琦都為自己的轉變覺得驚訝了,兩年多以前,她還帶着女兒擠在狹小的出租屋裡,沒有想到兩年多以後,居然敢肖想别墅了。
雖然窮人乍富有些不習慣,但是,宋琦也得承認,其實并不是她的能力在網文作者裡有多出衆,而是因為她運氣足夠好。
誠如樸爾敏所說,一直堅持創作的作者誠然少,大概隻能占到網絡小說作者的十分之一不到。
但要想從這十分之一的選手中脫穎而出,這概率還是非常地小的。
她的優勢就是比較幸運,得到了系統的綁定而已,要是沒有系統,即使這一本書大爆,她的收入也不會漲到如此誇張的程度。
擁有這樣清醒的認知的宋琦,并不是自卑,而是對自我有着充分的認識,對市場有着清醒的判斷。
有了錢以後,宋琦也沒敢揮霍,她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知道自己沒有投資的眼光和能力,還不如置辦一些産業。
至于置辦什麼産業,也是要慎重考慮的。
幸運的是,這兩年房價處在地位,宋琦可以以比較優惠的價格拿下她想要的房産。
她可以慢慢想一想,規劃好再出手。
現在的她,搬進房子的第一件事,隻想先好好享受享受生活。
她的年代文完結以後,她又趁着勢頭正好,再開了一篇年代文。
畢竟要想留住粉絲,就要寫一些她們愛看的題材,宋琦一向很拎得清。
這本書,她又足足寫了兩百多萬字,數據雖然比不上大爆的那一本,但可以說是小爆了一下。
加上系統八倍具現的收益,這本書也讓她斬獲了幾百萬。
看着自己賬戶内接近三千萬的餘額,宋琦有一種極為不真實的感覺。
誠然,她也會和網友一起調侃網上“一個小目标”的梗,這些梗讓人覺得一個億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但真的放到現實生活中,就是有幾百萬現金存款的人,其實也是不多的。
這接近三千萬的存款,即使她隻放在銀行裡吃利息,每日的收益也能支撐她們母女接下來的安逸的生活。
不過,坐吃山空的道理,她是懂的,學習理财勢在必行。
雖然窮人乍富,但宋琦依舊保持着财不露白的好習慣,她一種沒有開朋友圈,也沒有開其他社交軟件炫耀,一直奉行悶聲發大财的原則。
要知道,現在的社會,信息高度透明,每個人其實都像是頂着明晃晃的身份證果奔一般,她不想暴露自己的任何情況。
比起隻需要防紅眼病的其他作者,她還需要防備她的那些極品家人,畢竟她一直塑造的,都是窮苦人設。
為了維持自己的人設屹立不倒,宋琦還專門花了二十萬的價格,在A市偏遠的一個區買了一套房齡幾十年的老破小。
這裡地處偏遠,無比落寞,但宋琦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她希望永遠也用不上這個屋子。
主動和那些所謂的親人斷聯的日子,是她這幾年以來過得最舒心的日子。
她脫離了所有的她不喜歡的人,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雖然買來的新房子的裝修風格宋琦不太喜歡,但看上去也不算過時,宋琦沒有大動,決定從軟裝上動手,調整房子的風格。
這裝修費花下來,特别是又拆又裝的,也是好大的一筆。
她的錢都是一個一個敲出來的,自然要好好珍惜,該花就花,該省就省。
搬過來住了兩個月以後,宋琦也慢慢地愛上了新家的風格。
原房主的品味還不錯,裝修的整體風格偏簡潔大方,線條流暢沒有太多讓人尴尬的元素在,隻要好好布置一下軟裝,就能得到不錯的效果。
宋琦住得越久,越覺得自己撿到了寶。
因為前院栽了花,後院種了菜,除了一日的碼字以外,宋琦多了維護花園和菜園的活計。
再加上打掃衛生,幹了一段時間以後,宋琦感覺自己的身體素質都提升了。
她也沒覺得母女倆住着這麼大的房子是浪費,多餘的房間,宋琦也給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她和女兒都有了自己獨立的空間,各自的卧室和書房、玩具房。
不止有人休憩的空間,連愛好也有了空間,像是靈魂有了居所。
她一直挺喜歡買紙質書的,但以前一直沒有條件,現在終于能夠随心所欲買買買了。
紙質圖書的閱讀體驗更好,書香氣息讓人安逸沉溺,雖然她知道那其實就是簡單的油墨氣息,但她就是很喜歡。
像回到了無憂無慮,躲在學校小小的圖書室看書的幸福感。
她永遠感謝書籍帶給她的一切,人生中她悟到的許多道理,都來自于她讀過的書。
沒有人願意花心思教她,她隻能笨拙地自己讀,自己悟,像個蹒跚學步的幼兒。
要不是有這些書籍的幫助,她也沒有機會覺醒。
宋琦給自己的愛書們定制了巨大的封閉式的書架。
雖然這種書架沒有開放式的好看,但更加地防塵,可以減輕日常維護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