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時候也喜歡自己編些故事來玩,還曾寫過本子,偶爾拿出來翻看滿是童真,哪有半點歪心思。
孩子願意思考是好事,不能因噎廢食,隻因為有心懷叵測之人便斷了她的天性。
“以後有什麼故事丹卿就光明正大的講出來,汗阿瑪也願意聽,”
康熙一邊哄着閨女,一邊又對胤礽道,“保成也是,想聽就直接叫你妹妹講,難不成朕還能不許?越是遮遮掩掩,越是容易叫人鑽了空子。”
胤礽乖乖拱手應下,丹卿也終于收了眼淚。
康熙罰了兒子又吓哭了閨女,此刻不想再叫他們害怕,便語氣輕松的逗着丹卿,讓她說說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丹卿便撿着有趣的地方說,胤礽聽得有滋有味,康熙卻是直搖頭。
就說孩子能講出什麼故事來,果然滿是童真之言。
什麼流落在外的公主回宮,這估計是她以前在翊坤宮過得不算好,有感而發罷了,還有為了部族進宮的女子,不就是因為公主要和親的事情才想出來的麼?
至于會散發香味的絕世美女之類的,不過就是孩子想象中的仙子神女,至于妃子被公主偷出宮去,那就完全是胡編亂造了。
說到底,丹卿的故事裡根本沒有皇帝和妃子的情事,反而是皇帝最後成全了妃子讓她離開皇宮去過自由的生活,在康熙看來,這就是丹卿對自由的向往的映射而已,沒有任何龌龊的念頭在其中。
胤礽也有些臉紅。
妹妹說的這麼單純的一個故事,卻被他看成了那種話本子,這一巴掌挨得着實不冤。
“丹卿啊,你想不想學騎馬?”
康熙突然問道。
丹卿不解,就她如今這短胳膊短腿的,能學騎馬?
“台灣之事這幾日便會有結果,若是大勝,朕就在景山舉行射獵,到時候帶你一起去瞧瞧熱鬧如何?”
康熙當初将丹卿抱去慈甯宮,就是打算将來叫她嫁到科爾沁去的,如今初衷未變,但見閨女向往自由,心裡還是有些心疼的。
他思來想去,覺得若是閨女注定了要嫁到蒙古去,那不如從小就叫她心生向往,若是她能精通騎射,那将來去了草原上生活也會多姿多彩,不會如同二公主那般畏懼。
一想到被榮妃教成閨閣女子的二公主,康熙心裡就還是有氣,于是又道:“到時候叫你二姐姐三姐姐也同去,一起學騎馬!”
……
也不知是不是天公作美,康熙說了這件事的第二日,台灣的軍報就送到了。
六月二十二,福建水師大破台灣水師,直接占領了台灣全島,鄭克爽等人率衆投降,如今已經在押解回京的路上了。
“祖母,咱們四公主當真是一語成谶,說一個月打下台灣,就一個月打了下來!”
康熙心裡高興,便拿着軍報到慈甯宮顯擺,“朕已經命人預備了,過幾日便去景山射獵,讓公主們也跟着去見識見識!”
太皇太後也不反對,隻是叮囑道:“公主們年紀都還小,需得多加小心,可不能磕了碰了。”
“您放心,到時候叫保成陪着她們,定然叫她們周全。”
康熙信誓旦旦道。
能出去玩丹卿當然很開心,若說有什麼遺憾,那就是胤禛不能同去。
康熙這次圍獵帶上了公主們,卻沒有帶阿哥們,隻叫上了胤礽一人,還給他安排了保護公主的活計,真正射獵也沒他的份兒。
對此,胤禛很委屈,胤礽也郁悶的直歎氣。
出發之日,丹卿穿了一身太皇太後叫人給她做的騎裝,手裡拎着一根短短的小馬鞭,卻是像模像樣,可下了馬車才發現,二公主和三公主竟是盛裝而來,端莊的像兩位神女,不像來騎馬的,卻像是來被人參拜的。
丹卿跟這兩位姐姐都不熟,隻在她們來慈甯宮請安的時候見過兩次,沒說過幾句話,此時想要上前搭話,可見她們端着架子目不斜視的模樣,卻又止步不前。
“我就說皇上不會給我安排什麼好活計,這公主們瞧着也不像是來騎馬的啊——”
一個身着铠甲的男子騎馬而來,行至公主們身邊翻身下來,對着胤礽行了個禮,十分熟稔的搭話,“太子爺,咱們今兒這馬真就非得教嗎?”
學騎馬的不像想學的樣子,教騎馬的也明顯不想教,場面一時間分外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