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登基後,裴昭就決定離開京城。
杜雪柔和張塵将于下月初三舉行婚禮,她堅持要裴昭留下來送她出嫁。裴昭也想親眼看着姐姐出嫁,便留下來了。
杜雪柔作為皇室最受寵的公主出嫁,自然風光無限,滿城的百姓都出來圍觀,不必細說。
杜雪柔和張塵完婚的第三日,裴昭就啟程離京,郭宇帶上阿蘅,跟着裴昭一道離開。
杜雪柔、宣玉瑤、張勤、端木青和冉傑等人都來送行,看着三人離開京城。
裴昭心中無限怅惘,這是他爹娘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可是對他來說實在陌生。
但這巍峨皇城畢竟是他出生的地方,是他爹娘的故鄉。他的姐妹兄弟都在這裡,要離開了,他始終是不舍,畢竟他這輩子都不會回來了。
裴昭怅然若失,回頭一看,見杜雪柔滿眼淚光,更加傷感不舍,突然他意外瞥見城樓上的一襲黃袍。
杜康站在城樓上方,與裴昭遙遙相望。
他莊嚴而華美的龍袍在風中獵獵作響,胸前的龍紋抖動起來,就像飛騰起來的龍,真是一位威風凜凜的天子。
他臉上難得出現迷惘,不知道是不舍還是不知所措。
看到裴昭臉上的驚詫之色,他燦然一笑,輕輕地喊出了那兩個他未曾喊出口的字:“哥哥……”
這聲哥哥蕩漾在風中,飄散開來,恍恍惚惚讓人聽不真切。
裴昭恍然間聽到這個稱呼,心中一震,畢竟如今城門口還有些百姓,杜康是不可能暴露他的身份的。
裴昭不敢相信杜康喊了他哥哥,看向城樓上的那位黃袍天子,隻見杜康唇形微動,又喊了一次,看他的口型,喊的的确是哥哥。
裴昭心中又酸又喜,還有幾分感動。
天家無情,在權位面前,他和杜康是做不了兄弟的,但杜康能喊他一聲哥哥,已然足矣。
裴昭定定望着皇城,看着哭成淚人的杜雪柔,看着樓上惆怅的帝王,隻覺人生無味,寂寥如風。
末了,他決然轉頭,快馬揚鞭,絕塵而去。
三月後,無憂城。
裴昭剛從街上回來,身上背着大包小包,身後跟着一個豐腴黝黑的婦人,直奔那幾間茅屋。
原來阿蘅和郭宇要成親了,裴昭找了個媒婆,協助二人籌備婚事,置辦彩禮,忙得不亦樂乎。
原本他要回青雲門,但師伯認為他的身份太敏感,留在青雲門不安全,要是皇帝反悔要殺他,青雲門保不住他。
裴昭也不願連累師門,就随郭宇二人到了無憂城,打算等阿蘅和郭宇成親後,便去紫雲山尋找陸雲亭的屍骸,隐姓埋名,平平淡淡過一生。
兩日後,郭宇和阿蘅舉辦了一個簡單溫馨的婚禮,裴昭作為主婚人,親自送他們進入洞房。
當夜,裴昭喝得醉醺醺的,意外收到了宣玉瑤的來信,說莫淩高中二甲進士,皇帝賜他翰林院編修一職,但莫淩參加科考不求功名,也不為光宗耀祖,隻是為了完成父親的心願,金榜題名,當即就要辭官回鄉。
皇帝看他是個人才,不舍得放他走,想了個折中的法子,破格提拔他為正五品同知,三日後赴任青州同知,輔佐青州知府協理地方事宜。
宣玉瑤要随莫淩回青州,途中會到無憂城看望裴昭。
師姐要來看望他,裴昭心裡一喜,卻又想到師姐已有六月多的身孕,這來回奔波,怕她身子吃不消。就回信勸師姐保重身子,安心前往青州,他會抽時間去青州看望師姐。
但宣玉瑤沒回信,看來是不同意他的要求。
七日後,宣玉瑤和莫淩來了,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杜雪柔和張塵。
原來杜雪柔聽說宣玉瑤要來無憂城看望裴昭,便不顧身份,拉上張塵,跟着宣玉瑤夫婦來到了無憂城。
杜雪柔一看到裴昭,就抱着裴昭大哭,裴昭慌得手忙腳亂,不知道原來杜雪柔這麼能哭,幾人論着勸她,她死活不聽。
還是張塵說話管用:“公主,你有孕在身,為了孩子,還是保重身子,少哭為好。”
裴昭喜道:“姐姐,你有了!”
杜雪柔一邊抹眼淚一邊點頭:“是啊,你馬上要當小舅舅了。”
裴昭把臉扳起來:“你有孕在身,還這麼沖動,萬一路上有個閃失,我的小外甥該怎麼辦?”說罷,他看向宣玉瑤,也沒好臉色:“還有師姐你也是一樣,怎麼就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子呢,你挺着個大肚子走路都不容易,還到處亂跑,要是有個好歹怎麼辦?”
宣玉瑤笑道:“行了行了,别擺你小舅舅的架子了,快讓我們進屋坐坐,我們可是還沒喝上一口水呢。”
裴昭臉上帶笑:“是我疏忽了,快進去坐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