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律師助理、法警、甚至是法官。”
米裡亞姆小聲說,“為實現正義,哪怕天崩地裂。”
艾爾低頭,“你說什麼。”
米裡亞姆還沒說話,瑞德就自動加好了備注,“古羅馬法律諺語,正義女神的座右銘。”
米裡亞姆吃驚的看着艾爾,用眼神詢問,他經常這樣嗎?一心二用,甚至連思考的時間都不需要就給出解釋?
不知為什麼,艾爾讀懂了,她點點頭,給了米裡亞姆一個肯定的眼神。
是的,就是這樣。
瑞德疑惑的看着兩人的眉眼官司。
她們在說什麼?
女警探班尼特聽完吉迪恩的最新側寫後,感覺十分不妙,她下達指令,“我們将交叉對比未破獲的謀殺案、襲擊案中的嫌犯、以及在司法系統工作的受害者。”
吉迪恩看大家還有些沒回過神,又做了解釋,“無論他做的什麼工作,他肯定是這個體系的一份子。他超負荷工作,被人低估,習慣了默默無名,他選擇的殺人手法中的戲劇感幫助他增強了自尊。”
“說服自己他有更崇高的目标。”
“但他也知道,别人會看穿他。”
“不讓人看到他的臉會是他最好的反偵查手段。”
吉迪恩講完自己的側寫,又重點囑咐大家。
“最後一點,你們必須要做好保密工作,細節洩露的越多,他越能從中吸取教訓。我們不想讓兇手知道,他已經引發了公衆的恐懼和幻想。”
珍妮急匆匆的從另一個辦公室出來,手裡還拿着一份報紙,“太晚了,下午版的頭條就是這位義警的故事。”
吉迪恩拿過報紙,頭版頭條,黑底白字,大大的三個單詞:法官和陪審團。
班尼特問珍妮,“他們怎麼哪裡得來的消息?”
說實在的,珍妮也不知道,這些記者總是有辦法知道些不該他們知道的事情。
吉迪恩摘下自己的老花鏡,把報紙放在桌子上,他看向霍奇,“你曾擔心這會是一個山姆之子,但現在我們要對付的是伯恩哈德.格次這樣的民間義警英雄。”
米裡亞姆看着瑞德,“你能準确說出他的事情嗎?”
瑞德百科全書雷達啟動,“1984年12月22日,伯恩哈德.格次在乘坐地鐵途中遭遇四個黑人,其中一個黑人向他要五美元花花,他站起來說我一人給你們5美元,接着掏出手槍射擊。射擊造成四人受傷,其中一人因被擊中脊椎而癱瘓。他射擊後逃逸,在13天後向警方自首。”
“該案發生後,引發巨大社會争議。格次被《紐約郵報》稱為地鐵義警,紐約市長也誇他是義警。格次向警方自首之前,公衆紛紛向警方打電話表示支持。”
“當時的裡根總統則說:人人擅自執法,那麼文明會面臨崩潰。”
“1985年1月25日,由23人組成的大陪審團宣布格次無罪。随後,地區檢察官向克蘭法官申請,要求允許他向第二個大陪審團重新提交對格次的指控,罪名主要是謀殺未遂罪和故意傷害罪,并得到批準。在經過一番周折,其實主要是陪審團成員的選任很難,1987年4月27日,對格次的審判正式開始。1987年6月16日,第二個大陪審團最終宣告格次無罪。”
米裡亞姆在瑞德一連串精确的日期面前無比驚奇。
他的腦子是怎麼長的?
仿佛看出了米裡亞姆的困惑,瑞德解釋,“是的,我是天才,我擁有三個博士頭銜,分别是化學、數學以及工程學,還有心理學、哲學和社會學的學士學位,我的智商高達187,記憶力超乎尋常,每分鐘能閱讀兩萬字。”
米裡亞姆忍不住問他,“你多大了?”
“26歲。”
看着瑞德那張年輕的臉,米裡亞姆連嫉妒的心都提不起來。
她對于自己能否留在BAU,一點信心都沒有了。
幸好摩根解救了她。
“嘿,教堂那裡又有受害者。”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