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危險都市生活18》
第二天一早,米裡亞姆又跟着自己的BAU小夥伴們去了警察局。
班尼特警探一大早就帶來了壞消息——新的受害人。
或者說新的壞蛋。
“沙恩.庫利,一年前這家夥殺了兩名港務局警察,卻逍遙法外,因為唯一的目擊者身中六槍死在了自家門前。”
她把卷宗遞給吉迪恩。
“可能要讓你的人白天再去查訪一遍,天亮的時候,人們傾向于說真話,因為他們感到安全。”翻完卷宗,吉迪恩調整了自己的要求。
班尼特警探已經料到了這點,“我已經讓他們在查了。”
很快珍妮帶來了第二個消息。
那個不受控的記者再次發表了對于罪犯的報道,甚至速度和警察收到的報案一樣快。
“又是同個記者,蘭斯.瓦格納,這家夥在自己專欄中對這個兇手極盡吹捧。”
這一點吉迪恩毫不意外。
要不就是這家夥有自己的情報來源,要不就是他自導自演。
“真希望不是他。”
霍奇接過報紙,看到那句引用,“總有一天會下一場真正的大于,洗去街上所有的渣滓。”
“《出租車司機》,馬丁.斯科塞斯,1976年上映。”百科全書瑞德給出了來源。
班尼特評價說,“紐約喜歡精神病患者。”
吉迪恩緩緩說道,“他有一種膨脹的責任感,這有特殊的意義,這份報道是在尋求贊揚,也許是為了他自己,也許是為了他心中執行了的正義。”
“戀童癖神父和警察殺手,這是兩起相當引人注目的案子,這家夥越來越自信了。”
瑞德還在分析。
“他想做城市法官,自己裁決,自己執行審判。”米裡亞姆對他殺人的類型不做評價,但這家夥确實有失控的風險,他正走向失控的邊緣。
早晚他會突破自己的選擇範圍,做出錯誤的判斷。
艾爾帶來了今早的第三個壞消息。
“你們真該聽聽今天警方熱線收到的留言。”
艾爾拿着錄音筆,随機播放了幾段。
“我想給他一份人渣清單。”
“紐約警察局為什麼要抓他?你們是嫉妒他做的比你們好嗎?”
“這家夥是我們的英雄。”
關掉錄音筆,艾爾評價,“贊同他做法的人留言足有半個小時那麼多。”
吉迪恩知道,事情一定會走到這一步,“他現在是城市英雄。”
摩根拿着甜甜圈回來了,這是他們今天早上的早飯,除了糖分他還帶來了和糖分一樣吸引人的好好消息。
今早目前為止,唯一的好消息。
“各位,加西亞查了上述幾個案子裡涉及的人員,警官、公設辯護人、地方檢察官這些人全部都沒有共同人員,陪審團的名單裡沒有共同人員,僅有的共同之處是——每個受害者都在中央大街100号曼哈頓刑事法院受審。”
霍奇覺得這不是個好主意,“你知道那裡每年受理多少案件嗎?”
“122998起,但至少我們排除了其他四個區。”
摩根攤手。
這個問題他問過加西亞,他覺得加西亞說的有道理,至少排除了其他四個區。
不然加在一起真要大海撈針了。
吉迪恩卻覺得不能錯過任何一個機會,“我們要去查一查,也許那個人在那棟樓裡工作過,他行為古怪,沉迷犯罪情節,也許是法院的保安,同樣符合側寫。”
珍妮看看報紙,又看看自己的夥伴,“我去查查有沒有未偵破被無罪釋放的案件,看看有沒有符合條件的人,也許我們能提前兇手一步,守株待兔。”
艾爾去幫忙了,米裡亞姆被帶去了法院。
他們要在這裡進行調查。
法院門口目之所及,到處都是黑西裝行色匆匆的人,那些都是在忙碌案子的法律人,蒙着眼的正義女神矗立在門口,手裡舉着利劍,要把所有的不公都斬斷。
吉迪恩給他們分了片區,每人負責一部分。
米裡亞姆去探訪資料室之一,這是以前她工作的時候未曾關注過的區域。
警察抓人,然後送到法院,審理結束,後續的時候就和他們沒關系了,至多知道審理結果。
至于審理過程中提交的資料,也隻涉及到警局的部分,法院的部分她還真沒注意過。
拿着自己的臨時工作證她撬開了資料室的大門。
負責接待她的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女士,米裡亞姆和她說着紐約城裡發生的兇殺案,表明自己的來意,那位戴着眼鏡的女士自我介紹叫勞拉,她平靜的看着米裡亞姆,“他做的難道不是好事?”
米裡亞姆笑笑不說話。
對這件事她不發表意見,不過她能看出來,法院裡的人還挺支持這位義警的。
雖然不喜歡米裡亞姆來查這個案子,但那位勞拉女士還是帶她去了資料室,她需要盡快找到那些案件審判的記錄副本,同時還要盡可能挖掘審判為無罪的案件。
這些案件要和珍妮那邊的資料做比對。
戴着眼鏡的勞拉女士雙手環抱站在門口,看米裡亞姆辛辛苦苦的在資料盒子上查看信息,她似乎有很多想說的話。
站在門口止不住的抱怨。
“說實在的,我真是不明白,你們為什麼一定要抓他,難道他有殺害無辜的人嗎?你知道我在記錄過程中見到過多少有罪卻因為各種原因被釋放的壞蛋嗎?他做的事情我們都想過,隻是沒人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