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内,大理寺卿何正正恭敬的給李恕和宋佑庭上報對周家的最終定奪。何正眼前的這兩人,一個人盡皆知與錦衣衛關系甚密,一個是皇親國戚。他早就聽聞前些日款待耶洪旗的宴席上二人劍拔弩張之事,所以格外小心翼翼,生怕說錯話。
成王走進,打量了下三位的神色,發現譽王和李恕面露不悅,似有所争執,而何正臉色為難,心裡便已知曉三分。
“各位大人,我是不是來的不巧?”成王打趣道。
何正看見成王,好似看到救命稻草一般松了一口氣,連忙抓住機會說:“在下已對周家上元節一案完成了調查,成王大人不妨一起聽聽。”
成王打量了下所有人的神色,何正的結論他早已知曉。此次純粹是借着何正之口告知李恕和宋佑庭最終結果,并借此觀察他們的态度。司禮監想要為煙花案找一個替罪羔羊的心思昭然若揭,而這譽王從一開始便插手周家一案,他倒是好奇他的意圖。
“何大人,細節無需講太多,我還要陪我的王妃逛園子呢,這案件現在什麼結論啊?”成王随意的問道。
“殿下,上元節一案是由于煙花自鳌山底部燃放,故而失火引發鳌山傾塌。即便不是此次蓄意人為,在鳌山處染發煙花也确實有起火風險。臣已在奏折中向陛下建議,以後京中節日禁放煙花。”何正說道。
李恕點點頭:“何大人這個提議甚好。”
何正繼續說道:“主犯徐清,仍然潛逃在外。臣派人去叆陽堡走訪比對,确認了徐清乃叆陽堡封城占後留在桑國的落撻人。嫌犯利用叆陽堡當年戶籍損毀之隙,為自己僞造了桑國人身份,證明煙花案确實有落撻人從中作梗。”
成王笑着看向李恕:“還好錦衣衛火速查明徐清身份,才避免了耶洪旗誤會我國。”
李恕得意的笑笑。
宋佑庭看着成王,他似乎對錦衣衛和大理寺均能火速查明徐清身份一事,好不意外。
“至于周家,嫌犯徐清在我國收複叆陽堡後,便離開叆陽堡到江都,并一直對外以桑人自居。沒有證據可以認為周家早知嫌犯身份,故做無罪推定。”何正說。
“既如此,放了周家便是,二位覺得呢?”成王環顧三位說道。
“成王殿下,徐清為周家做了十餘年管家,此事周家怎能脫了幹系。雖沒有證據可以認為周家與嫌犯有關聯,可也沒有證據可以認為周家與嫌犯沒有關聯,切不可輕易放過。”李恕說。
“李公公,也沒有證據認為您與嫌犯沒有關聯,難不成,您也要一起被羁押嗎?”譽王諷刺道。
“成王殿下,您評評理,譽王不是為難老奴嗎。”李恕裝作為難的樣子。
成王微微一笑,他心裡清楚的很為何李恕想要咬死周家。此案兇犯徐清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司禮監已經脫了幹系。可李恕是锱铢必較之人,宋佑庭此事上與他為難,他定是要還回來才罷休。
成王注意何正手上捧着一個木質盒子。
“何大人,你手裡拿的盒子裡裝的什麼?”成王好奇的問。
何正打開盒子:“這個盒子裡是完顔敏給周小姐的謝禮,我不敢貿然交給周家,特來問問各位大人的意見。”
李恕上前一步,拿起盒子裡的東西,是一個狼牙項鍊,那顆狼牙極為鋒利,非頭狼所不能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