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若是不及時收好,便要錯過交糧稅的驢車了。
每年秋收的時候村裡人都是給王家交幾個銅闆,一起讓他們家的牛車拉幾趟去縣裡交了糧稅。
因為都是一個村子的人,王家收的也不多,比自己租用車馬要省去好幾個銅闆,所以村裡人也樂的讓王家賺這點兒銀子。
可也是因為這一點,每年秋收的時候王家門口都能排長隊,連帶着王家人也覺得高人一等,嘴裡總愛編排幾句家長裡短,偏偏就有人上趕着讨好附和,好讓王家少收自己幾片兒銅闆。
王翠花這會兒正站在樹下陰涼地方和幾個村裡小姐妹說閑話。
她如今已經十五了,家裡想着給她說親事,便不讓她再下地做活,盼着能将人養的白胖一些,好說個好人家,不過這家裡雜事還是要料理的,幾個人不過是在這兒躲懶罷了。
“翠花姐,你養的細嫩了不少呢,比我可白多了。”
“是啊,翠花姐模樣生的又好,家裡又殷實的很,什麼好人家說不到的?”
村裡的姑娘們沒有那麼多忌諱,小姐妹私下說說彼此的親事倒也是尋常事兒。
提着竹籃子路過的沈嬌順道聽了一耳朵,隻覺得新奇,放慢了步子。
她是要去給田裡忙活的沈家人送飯去的。
原本這活計沈婆子也是不舍得沈嬌做的,畢竟正午的日頭還是毒辣的很,都是交給在家裡忙活的沈二娘去送。
可今兒個豬圈裡的豬正好生崽子了,沈二娘走不開,沈嬌便主動提出要來送飯。
多走走路對她的身子有好處,再說這不過是一點小事,賣點兒好也不礙着她什麼事。
“那不是沈嬌麼?沈婆子将她看的像寶貝一樣,也舍得她出來曬太陽?”
其中有個姑娘注意到了沈嬌,開口便是帶着酸味的嗆聲。
要說整個村子裡的女娃娃對沈嬌都有一種莫名的心思——畢竟十裡八村都再找不出一個和沈嬌一樣受寵愛的女孩了。
尋常受寵的姑娘也不過是和家裡的男娃一個待遇,不用下地做粗活,這便已經是家裡長輩很疼愛的孩子了。
其餘的女娃娃在沈嬌這個年紀就要幫着家裡母親嬸子操持家務,洗衣做飯,秋收的時候還要下地幹活。
等年歲大了以後,像王家這樣還算疼女兒的家裡找一門好親事嫁出去,若是碰到那些個将女兒當根草的,便是囫囵送出去換幾兩銀子回來給家中男丁娶親生子。
她們對沈嬌的羨慕之中隐隐夾着幾分酸澀。
沈家的沈嬌比沈二狗這個男娃還要受寵!
聽到有人提到自己,沈嬌停下了腳步,圓溜溜的雙眼看向了正說話的幾人。
她的面皮随了親娘沈二娘,白淨的不像是個村裡姑娘,身上的衣服也是難得的嶄新料子,雖說洗的有些陳舊了,上頭卻是一點兒補丁也沒有。
細軟發黃的頭發被沈婆子紮成了兩個小揪,遠遠瞧着倒真的像是年畫上的那觀音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