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博的日記摘抄:
“由于大戰後出現的知識斷層、教育斷層,一些在大戰前屬于常識的知識,大戰後卻鮮有人知道。我有幸能接觸到很多大戰前遺留的教科書資料,我不能獨占這些知識,我把他們整理歸納,将一些重點記錄如下……說不定以後的人們會将我的這本日記當做教科書……”
“現在來說說地理學和曆史方面的知識……”
“地球上的陸地分為6個大陸,分别是歐亞大陸(也可以叫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洲大陸、南美洲大陸、澳洲大陸和南極洲大陸。大戰期間,南極洲大陸沒有建立政權,歐亞大陸建立了一個歐洲政權和一個亞洲政權。除此之外的幾個大陸各有一個政權……原本地球上存在有200多個獨立政權(主權國家),在人類與AI的戰争之後,政權間的秩序被打亂。各個大陸上最強大的政權逐漸統一了它所在的大陸(歐亞大陸除外,它出現了歐洲和亞洲兩個政權),200多個主權國家變成了6個主權國家。分别是:歐洲帝國、亞洲共和國、北美洲合衆國、南美洲共和國、非洲聯邦共和國和澳洲共和國……”
“附注:絕大部分學者将人類與AI的決戰稱為第三次世界大戰,那麼後來在六大政權間爆發的全球核戰争,顯而易見應當被推定為第四次世界大戰……可惜大戰之後的人類文明滅絕了,‘國家’的概念不存在了,自然也不存在任何‘官方機構’來給予認定……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一個被官方定義的正式名稱,而‘第四次世界大戰’并不是一個正式的稱謂。因此,我仍将那次全球核戰争簡單稱呼為‘大戰’……”
“大戰進行到第3個月,實力最弱的非洲聯邦共和國和南美洲共和國就被迫投降……非洲共和國被歐洲帝國和亞洲共和國瓜分。從剛果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亞高原一線将非洲分為東南高原和西北低海拔區域,西北部非洲被歐洲帝國吞并,東南部非洲被亞洲共和國吞并……南美洲共和國則整體被北美洲合衆國吞并……接着是澳洲共和國……大戰進行到第10個月,澳洲共和國全線潰敗,但是其拒絕投降。最終在其他三大國的核武器攻擊下化為焦土……歐洲帝國、北美洲合衆國和亞洲共和國的實力相當。接下來便是曠日持久的大混戰……”
“與人們通常的想法不同,其實很難給出一個具體的日期,用來作為‘大戰停止’和‘人類文明滅絕’這兩個事件之間的界定……因為人類文明的滅絕并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事,而是随着大戰的進行,人類文明的各個框架逐漸松動。就像是一台完整的機器,先是拆除一兩個螺絲釘,後來開始拆卸關鍵的零部件,最後整個人類機器就被搬空了,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整個過程是持續數年的緩慢的過程……大戰的停止也是,它并不是在某一個日期之後突然停止的。而是随着資源的枯竭,三大國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熱戰,戰争規模逐漸縮小,之後各國的武裝力量就進入了不言自明的沉寂……”
“諷刺的是,随着和平的逐漸到來。人類文明開始逐漸走向滅絕,而不是逐漸繁盛……”
“大戰後,各大洲的人類避難所的分布情況。由于我所在的年代距離大戰也已經有1000多年,以下所述的避難所的分布情況僅僅是根據從前的資料整理得出,僅供參考……”
“歐洲避難所……格陵蘭冰蓋……格陵蘭島東南部冰蓋深處……波蘭鹽礦地下深度大于300米的礦洞之下……”
“亞洲避難所……喜馬拉雅無人區……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華北平原,也就是我目前所在的區域……中南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