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青玉案 > 第34章 這層牢房原則是禁止鬥毆的

第34章 這層牢房原則是禁止鬥毆的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直持續到了七月,宛陵城中幾乎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吃完了糧食吃老鼠、飛鳥,接着吃樹皮、草根,最後甚至将铠甲上的皮革都吃盡了。

張敬的妻子舍身取義,自刎前請求張敬把自己的肉給士兵做軍糧,這一舉動感染了大家,太守許遠知家中婦孺也自刎請求拿自己的肉勞軍,就是這麼艱苦的守城條件,張敬從沒想過投降,他甚至還說服了一些西京軍投降,幫着守城。

張敬麾下将領何明不日前奉命突圍,他快馬加鞭趕到新安,向新安守将劉衡求援,但劉衡畏戰不願意援救。

何明又向西都太守趙叔冀求援,作為一方太守,趙叔冀早就嫉妒張敬的才能,危難之際不從國家考慮,而以個人前途置國家安危于不顧不肯救援,但他很欣賞何明突圍的勇敢,試圖用美人和更高的官職招攬他到為自己效力。

何明不忘舊主,突破趙叔冀的挾制後揚天大歎:“我冒險突圍,晝伏夜出,流轉各地乞求援兵,張大人帶領全城的人以命守城,宛陵剛被圍城時有幾萬人,現在城中婦女老幼都被吃完了,你卻不肯救援宛陵,還試圖囚禁我,待賊兵平定。”說完,他轉身張弓搭箭怒射趙叔冀的官帽,發誓道:“誓殺趙叔冀,這支箭為我見證。”

何明回宛陵的路上,新安守将劉衡還是給了他馬百匹,新安城援軍五千。

何明率軍殺回宛陵,張敬聽到城外的交戰聲知道是何明回來了,于是開門迎接。以五千士兵突入十幾萬敵人軍中,最後得以入城的士兵隻有兩千餘人,加上城中幸存的士兵也不過三千餘人。

早在開戰前,張敬已八百裡加急将戰事的信送往各個臨近的城池和京城申都,如今聽完何明彙報後,深知再無外援。

潤八月,宛陵城中尚活着的士兵将領不足五百,并且餓的已經拉不開弓箭抽不出刀了。

終于,張敬等幾千士兵堅守五個月的宛陵被李霁雲十幾萬大軍攻破,城破時張敬向申都的方向跪拜:“賊臣不救,孤城圍逼,臣守城之計已窮盡,不能保全我瀛洲土地,豈敢求生?臣活着不能報答陛下,死後定變成厲鬼殺賊。”

他命令一半的士兵解甲,混入到百姓中,此番作為賭的是西京軍不屠城,以保全性命。

李霁雲欣賞張敬的智勇,想勸降他和他的部下,但無一人苟且偷生。

三日後,李霁雲殺張敬、太守許遠隻等剩下兩百士卒。

張敬不知道,當他求援信送達越都時,越都太守朱鎬以八百裡加急上書朝廷,但遲遲沒有回複,朱鎬知道不能再拖,不得已,隻能私下整軍,晝夜行軍前往援救,同時,他向周圍的太守發出檄文,請求他們共同救援,并八百裡加急距離宛陵最近的西都太守趙叔冀,請求火速出兵宛陵。

趙叔冀收到張敬信件時,戰事還不焦灼,便不肯出兵,後收到朱鎬的檄文,也知曉了宛陵的戰況,但他擔心戰事失敗禍及自己,不肯進軍,何明前來請求支援時,他又因妒忌張敬才能而拒絕搬兵。

距離較遠的太守已經調撥了大部分的兵前去支援其他被圍困的邊境城池,雖然不能前來救援,但都一一回信說明了情況。

但宛陵之戰死傷慘重,後方支援全部被西京封鎖,這些信差幾乎都殒命,李霁雲讓一隻鳥都飛不進來。

宛陵城剛破三天,越都太守朱鎬已率援軍抵達宛陵,見宛陵慘狀,悲痛之餘将士們士氣大振,交戰一月後,皇帝傳來密旨,痛斥朱鎬擅自調兵,又命他撤兵。

君有令将不能不從,朱鎬隻得遵旨,後撤六裡圍困李霁雲大軍。

半月後,因兩國欲締結聯姻,西京最尊貴的世稀公主将嫁來瀛洲,戰事講和,朱鎬收到聖旨,心中雖氣憤也隻得再撤軍十裡,放李霁雲大軍回西京。

宛陵之戰平定後,皇帝卻一反常态,他并未貶斥朱鎬,反而封賞他和其他參與守城的太守,同時又借此大封了幾個貴族子弟,皇帝嚴懲趙叔冀,并追封張敬為揚州大都督、厚葬其和家人于鸠茲。

講到這裡,老頭眼中已滿含淚水。

“守城五個月,怕是從京城申都派援兵也早已經抵達宛陵了,張敬乃至于宛陵的将士和百姓,恐怕早就淪為了朝廷權謀者遊戲的犧牲品,若我是張敬後嗣必定向皇帝讨個公道,争個頭破血流,可惜......”紀梵狸歎氣搖頭道:“故事的結局,往往都是薄情的人風生水起,忠義的人挫骨揚灰。欲望形形色色,失望......如出一轍。”

這句話觸碰到了老頭的逆鱗,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怒火,一把捏住了紀梵狸的喉嚨,老頭的呼吸變得急促,他的聲音中帶着壓抑的憤怒甚至有點破音,“張都督是守護瀛洲的英雄,你算什麼東西?也配嘲笑張都督!”

紀梵狸的聲音因為喉嚨被捏住而變得沙啞:“我說的難道不對嗎?何明,你定是不知道趙叔冀可是活到了壽終正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