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林南江不嫌棄,颠鍋也是個力氣活,他後來找了個空擋,三兩口把涼透的炒粉解決,又精力充沛去給顧客颠鍋了。
總之算是開門紅了,這一晚不說客似雲來,但自從正式開張後,生意也是接踵而至,顧客一個接着一個,準備的二十五斤粉很快就炒完了。
他們收攤回去也才八點多,街上還熱鬧着呢。
林南江賺到錢就高興,渾身使不完的牛勁,幹了一晚上體力活,收拾空的鍋碗瓢盆依然不讓媳婦沾手,柳素琴也不想在旁邊幹坐着,想着兩人都沒正經吃晚飯,便打了個招呼,去隔壁攤位打包了兩份馄饨。
回到他們租的小家,林南江又吭哧吭哧卸貨還車,柳素琴也不餓,便把馄饨放桌上,先把包翻出來開始數錢。
等林南江從房東那還車回來,柳素琴已經精确到小數點了,興奮的道,“老公,咱們一晚上賺了四百六十二塊五!”
林南江面露震驚,卻下意識把房門鎖好,才快步走到床邊,“這麼多?用來找零的那些減去了嗎?”
“那肯定的,已經除去了那一百塊零錢。”
聽到這裡,林南江才開始跟媳婦一起興奮,“就這麼個不起眼的小攤子,一晚上都能賺四百多,這就是做生意嗎?”
夫妻倆對着床上分類堆着的鈔票傻樂了半響,柳素琴才起身翻出十元五十和一百的大額鈔票,一張張整齊疊好,夾在存折本裡。
大額的錢是少數,最多還是毛票,尤其是硬币都快堆成小山了,柳素琴讓林南江收起來,過兩天去銀行存,他在家找了一圈,最後拿了個做生意用的白塑料袋把硬币裝起來。
回頭看到這一幕的柳素琴嘴角抽了抽,“林老闆,你現在真豪橫。”
“我也是做夢都想不到啊。”“林老闆”臉上仍是夢幻的表情。
包裡照舊留了一百塊零錢,剩下那些被小兩口裝好藏在不同位置,做完這些,充血的大腦也冷靜許多,柳素琴重新拿起記賬本,“這四百多隻是營業額,還沒核算進貨成本呢。”
林南江也湊了上來,“成本是多少?”
“我看看,兩塊八一斤的五花肉,買的十斤都用完了,雞蛋剛才數過了,大概用了五十五個,七八斤左右,還有粉絲幹、青菜蔥蒜……”柳素琴一邊看一邊打草稿,很快得出結果,“肉蛋菜這些進貨價控制在一百以内,因為粉絲青菜雞蛋都剩了些,具體的不好算,另外還要加上煤氣費和油鹽醬油等調料,不過今天的總成本撐死了一百五。”
林南江在心裡估量了一下,認同道,“約莫在一百二三十左右,但肯定不會超過一百五。”
“也就是說不算人工的話,這個生意的利潤率有七成。”柳素琴說着自己都倒吸了一口氣,她知道這會兒做生意是最賺的,可沒想到這麼好賺。
何況他們今天備貨嚴重不足,倘若認真擺到十一二點,收入還能翻個倍,也就是說一晚上至少淨賺六百,比林南江在廠裡每天幹十二小時的月薪都更高了。
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
林南江很快也想到了這點,“明天完全可以多備點貨,泡個五十斤分粉絲試試,那就要配二十多斤肉了,青菜雞蛋也都要翻倍。這樣一來,每天固定的進貨量就很可觀了,可以找固定的攤位談談批發價。”
柳素琴跟着打開思路,“對,油鹽醬油餐盒也都可以買大桶的,再跟老闆談談批發價,成本還能再壓點。”
雖然七成的利潤率已經很驚人了,但也沒人嫌錢多,尤其是他們賺的也算是辛苦錢,在不改變質量的前提下壓縮成本,兩人都覺得沒毛病。
林南江琢磨了一番,不敢相信的問,“照這麼幹下去,咱們豈不是要月入過萬了?
自從重生回來後心态穩如老狗,見什麼都不過如此的柳素琴,這會兒臉都快笑爛了,“對對。”
九零年的月入過萬,跟三十年後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這麼說吧,如今這情形,他們隻需辛苦上一年半載,就能實現在深市買房安家的夢想。
願意的話,魔再趁着年輕肯吃苦,多幹幾年,還能多攢幾套房出來,那他們一家四口直接躺平吃房租都夠了。
他們上輩子别說深市幾套房了,單是老家縣裡買房就掏空了半輩子的積蓄,想想眼下的光明未來,柳素琴哪裡還能淡定下去,沒有跟林南江一樣傻笑出聲,已經算她很有理智了。
兩口子對着傻笑了半天,林南江咕咕叫的肚子打破沉默,柳素琴也跟着摸了摸肚子,“帶回來的馄饨還沒呢,吃完早點睡,明天還要早起。”
桌上的馄饨早涼透了,但兩人都不介意,大口大口吃着噴香,林南江還感歎,“馄饨真好吃啊,比大魚大肉還香。”
柳素琴深以為然。
人逢喜事精神爽,照他們現在的心情,哪怕拿個大白饅頭,也能啃出山珍海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