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看着日月星三人無聊,小道童給三人解釋了起來:“我們這裡按:‘守’‘一’‘全’‘登’排字輩,目前輩分最高的是守字輩的師伯公,如是掌教真人,以及各位守山的師叔祖。”
“守山?一座山一個?”白瞬月問道。
“是的,除了九座主峰之外,還有九十座山峰上各有一位守山人。但是其中九十座次峰之中已有個别一字輩的師叔師伯接管了。我們白仙山地原遼闊,人才輩出,有的早已得道,有的鎮守山門,也有的遊曆人間。所以很多先輩和師叔伯我也沒有見過。”道童繼續說道:“接下來就是一字輩師叔師伯以及我的師父。”
小道童侃侃而談,三人好奇地看着道童,沒有說話。
“我們白仙山弟子需要将功法練到一定程度,讓師父覺得出師了,才能收徒弟。自己的徒弟要是開始收徒了,那麼也意味着自己不再收徒,當然也有例外,若是遇到有緣人,即使徒弟已經做了師父,為了不錯惜人才,還是會破例收徒弟的,不過更多是讓自己徒弟給收了做徒孫。而出師後,也意味着脫離了師父的管教,自行修行,以後就要完全靠自己了。但是白仙山功法何等高深,哪是随便能出師的。有人更是窮極一生,也未成突破第三境,更别說出師了。”
看着三人期待的眼神,道童似乎也起了興緻,面上更是挂滿了驕傲:“但是曾經有個祖師爺說過,自己要是帶個徒弟,功法與意境可更快提高,所以後來我們白仙山規定,但凡突破第三階層的人,得到師父的允許,遇到有緣人,就可以收徒。我師父李凡,就是早早地突破了第三階層,而我又有緣遇到他老人家,他便收下我了。所以我就是‘全’字輩的,我叫全心。”
“你剛才不是說你師父是一字輩的嗎?為什麼叫李凡?”白瞬月的疑問越來越多。“還有,之前遇到一個登字輩的,比那謝青年紀大,為什麼輩分比她小?”
全心:“你說登真小師侄啊!他是由三清山精選來的弟子”
白瞬月:“三清山?”
“嗯。”全心重重地點了一下頭說道:“先說說我師父的名字吧。他俗名叫李凡,是掌教真人的大弟子。我們白仙山的弟子,是否出家,完全看自己意願……”
“這個我知道,守清和我們說過。”白瞬月打斷全心的話。
全心繼續說道:“守清師叔祖和你們說過這個,那麼說過受禮之事嗎?”
三人同時搖搖頭。
全心:“凡有緣直入我們白仙山弟子者,若是金丹初成,便要出觀受禮。就是去三清山受封道号,且受戒一年。一年功德圓滿之後再回白仙山修行。我師父名中有個凡字,又是一字輩的,所以道号為‘一凡’,外界人叫我師父便叫作一凡真人,或是一凡道人。而他老人家的道名,乃是師父的師父賜予,直接在名中加入輩分,改為李一凡。但是這個名字,隻有師父的師父或是長輩,以及同門親近者才能稱呼,道名也是相對比較重要的。不過先輩及同門師叔伯們以示親近,都直喚我師父的俗名。然道号而言,無論你是出家求道,還是作為火居道人,道号就會跟随你一輩子,外人呼之以示尊敬。也有棄之俗名不用的,比如我和我師弟就是。所以不管在師門中,那是外面,都叫我們的道号。”
三人聽得津津有味,連連點頭。
“作為白仙山的門戶,三清山主要是對外招待我們教外信徒的道觀。而對于無緣直入白仙山門内的人員,又潛心向道者,三清山則會收入門中加以教導,經過一個甲子的考驗才能經過各種考試進入白仙山,否則則一輩子隻能在三清山中修行問道。”
白瞬月:“一甲子?”
全心重重地點了點頭:“這倒與那普照寺所謂的俗家弟子一般。不過是一條腿邁進山門。若是遇到天資聰穎者,如登真一般,也可破例提前收入門中。而由三清山競選出來的弟子,輩分則為最低一輩,就是‘登’字輩。也會派幾名弟子做個挂名師父。但實際還是由長老或是其他先輩教授。所以登真看着比謝青師叔年紀大,但是輩分卻比她小得多。更有年過八旬者叫我師叔呢!”說到此處,全心又是一臉的得意與驕傲。
“那我們三人以後的道号是不是也是在自己的名字中加一個一字啊?”白瞬月好奇地問道。
全心大笑起來說道:“你想的美呢!你們這麼遲才上山,搞不好得回到那三清山與那些教外弟子一般先得予考驗才能入門。到時候你們都是我的小師侄了。”
“那你不是那李凡收的徒弟,直接入白仙山的嗎?”白瞬月不服氣地說道。
“那是我與師父有緣。你們若是真的有緣直入白仙山,也就是全字輩的師弟。還得叫我一聲師兄。”說道這裡,全心一臉皎潔的笑容,歪着身子說道:“我們白仙山可是很注重門内禮教的哦!這樣吧!”全心挺直了身闆,一本正經地說道:“你們先叫我聲師兄,以免以後你們做了師侄,還得叫我聲師叔,也算便宜你們了。”
三人同時白了一眼全心,一臉不屑。
“全心師兄,掌教真人讓他們三人進去。”遠處另一個道童叫喚了一聲。
“好的,我知道了。”全心轉過臉來說道:“他是我師弟,叫全意。以後也是你們的小師叔,你們也得尊重他哦。好了,掌教真人叫你們進去了,走吧!”
三人對全心的話語似乎一點沒有聽進去,徑直往殿内走了去。仿佛在把在一旁的的全心當作空氣。
全心望着三人離去的背影,怒火難消,隻得憋着。如孩童一般地哼了一聲,歪過頭去,假裝沒有看見。跟自己生着悶氣。
隻聽見不遠處傳來一句:“全心全意……好土的名字啊……”
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