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京悟】:朗姆讓我周五彙報。到周五我才入職三周吧,你說他是不是有病?
【馬蒂尼】:他有病不是一天了,你确定他是讓你周五過去嗎?
【長島京悟】:是,我剛剛收到他的郵件,讓我去他辦公室彙報。
【馬蒂尼】:你等等,我看看我能不能幫你查一下他的日程表……
【長島京悟】:你有他的日程表啊?你在這裡的權利真是超乎想象的大。
【馬蒂尼】:别,隻是有時候他把我當秘書使,
【馬蒂尼】:我看了一下,他隻給你預留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像是硬擠出來的。據我對他的了解,他估計不是想要結果,隻是想起你了,就順便找個機會給你立個威而已。我猜你到時候會被他找茬。
【馬蒂尼】:我建議你到時候就随機應變,随便講講,課題沒有進展應該也沒關系。反正你好像超擅長應對這種人的,把他當條狗,聽聽他都在狗叫什麼。
【長島京悟】:建議非常精準,謝謝!
【馬蒂尼】:不用,那我繼續去鲨人了
【您的好友馬蒂尼已開啟消息免提醒】
長島京悟放下手機,靠進椅背,長長地吐出一口氣。
朗姆要立威是一回事,但與此同時,他也非常清楚,這是一個難得的,向朗姆證明自己的價值的機會。
被訓斥和被認可并不沖突。甚至可以說,職場的精髓就在于,如何把他人試圖打壓你的行為,變成自我包裝和上升的跳闆。作為一個經驗豐富、曆經百戰的成熟牛馬,如何精準拿捏這個度,做到既讓上司覺得你服從管理、值得提拔,又讓對方意識到你能力出衆、不可或缺,本身就是一門終生修煉的藝術。
今天是周一,距離周五的彙報還有四天。
四天的時間,理論上确實足夠他拼一拼,連夜做點實驗,也許還能搗鼓出點新數據,給朗姆來一發真正的科研震撼。不過,科研項目一向以年為單位推進,四天之内能發生的奇迹微乎其微。況且他手頭的數據并不是沒有統計學意義,隻是距離“震撼老登”的目标,還差了一大截。
于是問題來了:怎麼把“不夠震撼”的數據,變得“好像很震撼”?
——這正是長島京悟作為頂級科研牛馬的核心競争力。
科研真正的底氣是數據,但說到底,光有數據還不夠。還得會講、會秀、會讓老登聽懂,甚至聽得高興。彙報是包裝,是表達,是節奏和話術的協調,是一場信息的精準投喂,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表演藝術。
這裡長島京悟還得感謝上輩子的雞毛博後導師S教授。此人不是公主命,卻有公主病。每周這個老登都需要實驗室全員彙報進展,起步就是五頁PPT,展示的每張圖都得是出版級别的漂亮。在周複一周的“做不出實驗、沒有數據、老登逼着硬彙報、心态爆炸更做不出實驗”的死循環裡,長島京悟雖然還沒練出把白的說成黑的本事,但已經相當熟練于把黑的渲染成五彩斑斓的黑。隻要有一點能用的數據,他都可以就此寫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摘要,挑出最有張力的圖,做出一份既有美感又有邏輯的PPT。最後再搭配一張略顯疲憊卻堅定向上的發言臉,他上輩子最後兩年的彙報可以說是所向披靡!
所以長島京悟非常清楚,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堆乍看之下平平無奇的實驗結果,用最快的速度、最穩的手法、最讓朗姆這類老登買賬的方式,精修成一份漂亮的展示材料。然後在周五當場見招拆招,成為朗姆踢到的第一塊鐵闆。
。
距離周五早上九點還有三分鐘,長島京悟被一個黑衣猛男帶着上了通往三十層的電梯。他站在朗姆辦公室門前,最後一次整理了一下手上的材料。
這份彙報是他用四天時間、總共隻睡了二十個小時拼出來的,堪稱牛馬之力的結晶。打印紙選用高級銅版紙,字體字号精确統一,封面配色經曆了兩輪疊代,連圖表的箭頭顔色都反複調過,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提升視覺沖擊力。
長島京悟深吸一口氣,敲了敲門。
裡面傳來一聲低沉的“進”,語調簡短,聽不出情緒。這是典型的上位者語氣:讓你進來,不代表歡迎你進來。
長島京悟推門而入。
朗姆坐在一張深色實木辦公桌後,整個人幾乎嵌入了那張高背椅中。他今天穿着一套軍裝風格的深灰西裝,眼神像刀,從長島京悟一踏入那一刻起就死死鎖定了他。
桌上攤着兩樣東西:一份打印出來的預算表,和一台小型錄音設備,紅燈正悄無聲息地閃爍着。
長島京悟目光一掃就明白了。擺出預算表是告訴他,公司知道他花了多少錢;擺出錄音筆是告訴他,這不是簡單的内部交流。這是非常标準的立威配置。
他面不改色地走上前,把彙報資料放到桌角,神色自然地鞠了一躬:“感謝您抽時間聽我彙報,朗姆先生。”
朗姆簡潔地說:“坐。”
長島京悟在那張沒有靠背的單人椅上坐下,微微前傾,擺出一個“我時刻準備被批評”的學術受虐臉。
朗姆的語氣很冷:“算上到今天,你一共入職三周。”
“是的。”
“你覺得你這三周做得如何?”
老登立威第一式:自我評價陷阱。答“好”是狂妄,答“不夠好”是自廢武功。真正聰明的牛馬不會正面接球,而是避重就輕,從側翼切入,給出一個不卑不亢、滴水不漏的中性總結。
長島京悟說:“我覺得自己用了最快的速度熟悉課題,現階段做出了一些前期鋪墊性的數據,還不能稱為成果,但有方向、有初步模型,基本符合我對前三周的預期。”
朗姆眯了眯眼:“你這回答倒是滴水不漏。”
“我很怕浪費您的時間、給公司添麻煩,所以會提前準備好答案。”長島京悟語氣真誠地說。
朗姆沒接話,隻是用拇指随意翻了翻第一頁資料,看了不到兩秒,便将它推開:“講吧,不要太長,我時間不多。”
老登立威第二式:打斷流程,強行壓縮你精心準備的節奏。對此,長島京悟早有預判。針對這份彙報,他準備了30分鐘、10分鐘、5分鐘、3分鐘四個演講版本,全部逐字背誦,随時可以靈活切換、自由拼接,用來應對各類老登的臨場騷操作。真正頂級的牛馬,講究的就是一個模塊化輸出,任老登怎麼砍流程,都能原地重組。
長島京悟順勢拉過紙質彙報,打開第一頁:“那我開始了。首先,我想要向您介紹我這三周的實驗設計。我在宮野博士的實驗記錄上選取了三個可以優化的實驗步驟,通過體外實驗初篩出兩個可能具有神經激活功能的關鍵條件。其中一個在兩種細胞模型上提升了神經突起生成速率,另一個在膜電位維持上效果更明顯。具體數據我用熱圖和時間曲線都标注出來了——”
“講這些我聽不懂。”朗姆擡手打斷,“說重點。”
長島京悟:“……好的。簡介地來說,在宮野博士的主導期間,這個課題的階段性瓶頸是重複再現體外神經元再生。三個星期的工作後,我認為可能已經有了突破口。”
朗姆眉頭一挑:“‘可能’?”
“我在避免誇大,”長島京悟鎮定地回答,“數據初步可靠,但還需要進一步重複實驗和對照分析。不過,如果這兩個關鍵條件真的有我們推測的效應,那麼距離确認通路和最終應用于制藥就無比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