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雙手舉着那幅畫,背靠在椅背上,又認真審視了一遍,随後默默點了下頭,心說應該就是這個了,他記憶裡的那幅圖。
畫裡歪歪扭扭都是些線條,邊緣處都是不規則的斷筆,中間還有幾處随意的留白和突兀的橫斷直線,貫穿交錯着。
可以看的出,原畫卷應該是挺有年代感的,或者遭受過什麼變故,破損很多,最後有人仔細的拼湊修複過。
那是一幅山林遠景圖,近處是密密的松林,細長的枝幹高高舉起,托着蔥蔥的樹冠,再往上移樹木發生了改變,變得密集而繁盛,一堆一堆的紮在一起。
解雨臣起身走到右手邊的書櫃前,那裡一排排規整的陳列着許多書籍,如果你認真細看上面的書名,就會發現他的排列順序毫無章法,誰會把《大鬧天空》畫本與《黃帝内經》歸同一類收納。
隻見解雨臣熟練的擡手拉出了《冷笑話合集》的書脊,“吱扭”一聲金屬的齒輪轉動在他身後響起,平整光滑的牆面中間出現了一條手臂長的陰影,解雨臣疾步走了過去,用食指的戒指用力往牆面一頂,櫃門就彈了出來。
暗格不大,一個白色檔案袋靜靜的豎立其中。
裡面的東西并不多,解雨臣将它們一一抽出放在了那張畫的旁邊。
上面都是對這張畫裡各種樹木、溪流、山脊的坐标分析,每個位置都有幾個标記,有些已經被劃掉了,看來當時那些人對自己的猜想,有些已經付諸行動去見證過了,隻留了三個未被劃掉的地點,其中一個地點下被劃了條橫線,想來是他們下一個的目标,隻是還未來得及去考察。
這幾張日文記錄表,紙張可以看的出來年代很久遠了,泛黃又卷邊,還有被焚燒過的痕迹。
記錄表的最後一頁左下角,用紅筆寫着“隠滅”,字迹有點潦草,可見當時的情況比較緊急,應該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巨變打亂了他們的原本的計劃,讓他們不得不放棄銷毀它。
裡面還有幾張比較新的紙,上面的筆迹都是中文,一看就是另一個人的筆迹,這些都是解雨臣早些年前對這幾張紙做的翻譯和分析。
解雨臣搓了搓手指,靠着椅背又陷入了沉思。
他還記得爺爺臨終前将他叫到了床榻前,那是他第一次知道解家這個暗庫。
“不要……去探究,”彌留之際的爺爺躺在床上,用那瘦弱的手指緊緊的抓住解雨臣的手。八歲大的孩子,稚嫩的臉上沒有對死亡的恐懼與無助,隻是俯身側耳貼在爺爺唇邊,默默聽着。
“毀了……它,毀……”
爺爺之前将它藏的很好,連他二叔都沒告訴,大概是清楚二叔的秉性,依着他的性子,這地兒早就保不住了。
爺爺的逝去,二叔下落不明,解家的重擔就這麼落到了他身上,這中間的過程有多難熬,隻有解雨臣自己知道。
這裡面的秘密有多重要,解雨臣也是過了很久之後,自己親眼見證過才真正明白的。
那裡隻是個義莊,還是個地理位置很偏遠的義莊,開車從他新的堂口過來,解雨臣擡手對了下手表,也得有快一個小時了,這門頭上面的蜘蛛網看時間至少三個月沒清過了。
解雨臣拍拍手上的塵土,他剛在這裡逛了一圈,一個活人也沒遇見,院子不大,左右兩間房,東戶有個半截土炕,看起來像是有人住在這裡,不過根據那灰塵程度,應該已經很久沒人回來了。西邊的堂室裡有張草席卷着陳屍,光着腳,他粗略得翻看了一下,不是這兒的主人的。
這冷清樣兒,半年能有一兩個來斂屍的都算不錯了吧,解雨臣一腳蹬牆助跑翻上那土牆上,四周觀望了一下。
“還真是個适合死人的地兒”
“夠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