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滑冰場已經關門,姜迎雪隻能透過玻璃門往裡面看一看。
和記憶中的畫面沒什麼不同。
偌大,空曠,寂靜。絲絲縷縷的光線從四周的老式玻璃窗反射至冰面,閃耀着迷人的光澤。
還記得那個确定心意的吻,即使過去那麼久了,再想起來依舊是面紅耳熱,心悸不已。
姜迎雪掏出手機,搜索“冰刀”。幾分鐘後,她挑選了一款白色的,和之前廖言送她的那雙很像。
*
又到周一。
這一周,因為趙欣不在,姜迎雪明顯地感覺到設計部的氛圍松散了不少。
她看了眼日曆,已經7月17号了,她突然想起廖言的生日就在7月。
是7月27号,隻剩十天的時間了。
思緒不經意間又飄回往昔。
離别的那年,她甚至都沒來得及給廖言過一次生日。
說起來,在影世界裡,她和廖言從11月相遇到6月分開,隻相處了七個多月的時間。
短暫的讓人不可思議,卻真切的讓她刻骨銘心。
那一年,早在六月初,她就開始偷偷計劃廖言的生日。
為什麼那麼早就開始準備?是因為這是她第一次給廖言過生日,而且還是他的30歲生日,簡直讓她傷透了腦筋。
思前想後,她決定給廖言做一個杯子,以彌補她之前在星星夜市裡沒有套中尼克杯子的遺憾。
其實,網上和商店當然不缺各種類型的尼克杯子。不過,當時的她還是想親手給廖言做一個,亦如她那隻朱迪的馬克杯,是廖言親手套到的那樣珍貴。
後來,杯子自然是沒有做成,僅僅隻在她的腦海中呈現出一個雛形,就戛然而止了。
他們的故事在影世界裡結束了。
可是現在,好像又重新開始了。
姜迎雪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在心裡為自己打了打氣。順着記憶,她在電腦上畫下杯子的草圖。
望着設計好的杯子,她決定了,既然三年前的禮物沒能送成,那就在今年完成這件未完成的事情吧。
手機突然“叮咚”一聲。姜迎雪打開,是高中同學尤小白發來的消息。
[姜姜,我回來了,新工作怎麼樣?]
完了,姜迎雪拍了拍腦袋,和小白快半個月沒聯系了,都忘記問她什麼時候回來了。
尤小白是姜迎雪高中時關系最鐵的朋友。其實,姜迎雪讀高中期間,因為是美術藝術生,有将近一年的時間都沒在學校上課,所以班上的很多同學她都不太熟悉。
但尤小白是個例外,兩人坐了一年多的同桌,畢業後,又同在明州讀的大學,所以這麼多年,她們一直聯系緊密,時不常就約個飯,逛個街啥的。
前不久,小白剛去了歐洲旅行,所以她們倆的上一條消息,還停留在小白給她分享的旅途照片上,隻不過,姜迎雪一直沒有回複。
姜迎雪仔細地回憶了一下,小白的這些消息她應該是看見了,但當時正值她上班的第一周,也是最忙的一周,所以這些照片估計被她忽視,然後又不停地被新的消息覆蓋,最終,讓她徹底地忘記了回複。
想想真是不好意思,姜迎雪急忙打字:[前段時間太忙,忘記回你了,今晚有空嗎?吃個飯吧。]
對面很快傲嬌地回複:[我就知道你忙,還好我也沒空理你。]
随後又發了一條語音,姜迎雪點開播放,小白震聾欲耳的大嗓門差點把她手機吓掉地上,她趕緊調小了音量:[歐洲菜真的太難吃了!天天漢堡薯條的,我都快瘦成薯條了,今晚我要吃火鍋,好好補一補!]
姜迎雪笑了笑:[沒問題,晚上我請客。]
和小白結束完聊天,姜迎雪的心情稍微輕松了一些。最近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好像隻能跟小白說一說了,也不知道她能不能接受關于影子筆記本連接的另一個世界的故事。
晚上六點半,兩人在老字号紅燈籠火鍋店碰面,這是她倆的老根據地,從高中一直吃到了現在。
一見面,小白就甩給姜迎雪一大包“歐洲特産”。
姜迎雪毫不客氣地照單全收,以她們倆的關系,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操作了。
小白早就點好了菜,鍋底煮沸後,姜迎雪就開始涮肉煮菜,小白則喋喋不休地絮叨着歐洲的所見所聞。
姜迎雪時不時地被她逗笑幾聲。
終于,第一輪菜煮熟後,短暫地堵住了小白的嘴。
“咱這中國胃啊,真吃不慣西餐。”小白塞滿食物的嘴巴勉強說出一句話,接着,又猛吃了幾口。
姜迎雪忍不住笑了,她和小白都是食欲特别好的人,俗稱一對吃貨,一頓不吃都餓,也不知道小白餓了多少頓了。
瘋狂掃蕩了一番後,小白心滿意足了,開始将話題轉移到姜迎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