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為期一周的新人培訓結束後,開始了導師一對一最後的選人環節。
新人的資料在入職前就分配到了各個部門和小組手裡,履曆表越突出的越受歡迎,齊川的履曆表在一衆新人裡面尤為突出,簡曆表的最後一格都一絲不苟填得很滿。
所以齊川也是第一個被最有資曆的導師江遠帶走了。
蘇錦程和時俊宇因是大二生,僅從簡曆上初步來看确實差得很遠,遲遲沒有人選擇他們。
直到最後才被一位比較内向叫張旭陽的導師帶走。
其實張旭陽能力特别突出,隻是因為比較内向,平素又獨來獨往,不擅長與人交流,所以從不帶新人。
這次是因蘇錦程和時俊宇是大二生,大家有諸多偏見,再者蘇錦程開始就被總裁針對,導緻他倆成了燙手的山芋。
張旭陽為人實在,好遊說,他也比較有能力,把人塞給他,即使很敷衍也沒人看得出來。
當時張旭陽同意帶人,是因聽見有人說“就倆大二生,随便帶帶暑期結束就完事兒了,也不用非得教他倆什麼。”有所觸動。
張旭陽把人帶去了工位,那句話在他腦海裡都還揮之不去,便同他倆道:“你們好好表現,争取實習合格後能留下來,這裡很不錯。”
正式上崗的第一天,有導師的鼓勵,對于初入職場的萌新來說,還是極具鼓勵意義,他倆同時道:“我們一定努力。”
*
蘇錦程,時俊宇還有齊川進的都是産品研發五中心,産品研發中心現在一共有三十個小組,每組有将近五十人,蘇錦程和時俊宇在一組,齊川在二組。
新人上崗的第一天沒事可做,張旭陽便拿出了一堆資料給他倆看,說看完後帶他倆一起做項目,有不懂就問。
第二天張旭陽又拿出了一大堆資料給他倆讓着重看,而且要看得很熟悉。
他倆就是那種典型的職場萌新什麼都不都懂,等着人來教,也不懂人情世故。
等他倆看累了擡起起頭看見齊川已經和老員工聊得很開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齊川更是已經和老員工打成了一片,他倆好遠都聽見齊川師兄師姐叫得非常熱絡。
反觀他倆和張旭陽坐在一起,彼此無言,非常沉默,感覺特别拘束。
蘇錦程悄悄在時俊宇耳邊道:“齊川是比較厲害,好會來事,我們要不要沒話找話和張旭陽說點話?”
時俊宇:“交流團來的時候,我就知道齊川會來事了,也見怪不怪了。”至于要不要同張旭陽沒話找話說,他也拿不定主意。
“繁星注重的是個人能力。”時俊宇猶豫的間隙,張旭陽開了口:“我們做産品研發,可不是隻靠嘴上功夫,要拿出真正的技術和實力來,不要羨慕别人的圓滑世故,雖然圓滑世故确實在職場很吃得開,踏實做事的人也很會很受歡迎,一個公司要發展終究還是靠技術實力,不是嘴上功夫,尤其是繁星這樣的物聯網科技公司,對技術要求很高,所以踏實做自己,讓自己無可替代就行了。”
張旭陽雖然沉默寡言,好歹也是三十幾歲的職場老人,心思還是很通透。
他不是沒有升職的機會,隻是他自己覺得他性格在管理上不占優勢,所以拒絕了中心總監的提拔。
但做項目的時候,他業務能力在繁星數一數二,帶的團隊又特别突出,綜合考慮下來職級工資給他漲到了和中心經理一個級别,他算是實打實隻靠技術吃飯。
蘇錦程,道:“知道了,我們會努力的,謝謝師傅,不會給您丢臉。”
張旭陽:“要是做得不好,丢的不是我的臉,是你們自己的,以及失去了成為繁星正式員工的資格,一定要好好把握。”
這話他倆無法反駁,蘇錦程覺得非常有道理,張旭陽如此認可繁星,蘇錦程感到很高興,畢竟自己公司有這麼一個擁趸者誰會不高興呢?
蘇錦程一時興起又問:“師傅,你覺得蘇總怎麼樣?”
蘇錦程被蘇總針對的事情,當天就傳遍了整個中心,張旭陽便以為蘇錦程在打聽蘇總:“你不要想得太多,蘇總隻是看起來冷冰冰的,一副撲克臉,但不會刻意去針對誰,多問一點問題,說明他重視你。”
其實張旭陽并未和蘇賀言有過多的接觸,不太了解這位撲克臉總裁,隻是他想電視裡總裁不都這樣嘛,不苟言笑,面若寒霜,時而還有點異于常人般神經質的苛刻,才會顯得與衆不同。
蘇錦程覺得張旭陽和大家腦回路不太一樣,他很喜歡張旭陽的解釋:“我們一定會好好幹,成為繁星的正式員工。”
張旭陽:“你們加油,我雖然沒帶過新人,但會盡全力帶好你們。”
吃完飯離開的時候,蘇錦程悄悄在時俊宇耳邊,道:“我們這個師傅好像還很不錯。”
*
晚上蘇家客廳裡,蘇錦程趴在蘇賀言的懷裡,水靈靈的大眼睛眨也不眨看着蘇賀言的臉,一邊看一邊想着張旭陽的話“蘇總隻是看起來冷冰冰的,一副撲克臉。”蘇錦程想到了黑乎乎的黑桃Q,他哥不笑的時候,好像看起來确實挺高冷的,隻是他以前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