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一月,天氣愈發冷起來,大人們每天早出晚歸,忙着在下雪前把地裡再徹底收拾一遍,尤其是水渠得清理幹淨,以備雪落後,來年化為雪水用來澆地,本地素來幹旱,種莊稼最是怕旱,靠天吃飯,一旱全年無收。
中旬時,終于下了第一場大雪,隊裡的活也幹的七七八八,隊長給大家放假一天,回去淘淘炕洞,現在開始得把炕都燒起來了。
每家能分到的麥草稭稈有限,又沒有炭,這些軟柴不耐燒,大人都是硬扛着到下雪後,才開始燒炕,在這之前,隻給家裡的老人孩子的炕,燒個半熱。
文秀英家的炕卻早早都燒上了,整夜都熱乎乎的,她家算人口少的,又有文秀英的作弊大神器,她可以把崖邊枯死的樹枝都搞回家來,天氣好時,到處撿拾柴火,反正也不用她肩抗手提,輕松惬意的很。
石玉韶覺得自家的柴火就是耐燒,兩個小孩還總是出去撿點樹葉啥的搭着燒,她用起來也不那麼摳搜了。
等閑下來,石玉韶才發現家裡有些地方不一樣了,豬圈一側用舊油布搭了個棚子,雞窩前面的食槽裡幹淨清爽,中間還被小木闆隔成了小格子,放水放食都分開了,這樣細心的事情,肯定都是閨女的主意。
她心裡欣慰極了,看閨女和兒子趴在炕上一筆一劃的寫着字,真是覺得每天受苦挨餓也都值了,夏天分的糧還有一些,上個月三哥又寄了五十斤玉米,在年底再分糧之前,一天吃一頓幹飯都是沒問題的。
她現在的日子可以說的上舒心了,大兒子閨女懂事貼心,小兒子身體長得壯壯的,哪裡還看的出來是個早産兒,隻是性子有些安靜,不像别人家男孩那麼淘氣,其實就是有些懶得動彈,總是一個人坐在凳子玩,看着螞蟻都能玩半天。
文秀英見媽媽把家務都忙完了,她将本子收起起來從炕上下去,拉着媽媽的手道:“媽,你來,我給你看個東西。”
石玉韶笑着道:“什麼好東西呀?”
“你看了就知道了。”
文秀英拽着她朝老太太生前住的房子走去,石玉韶不由的臉色有些微變,她對老太太心裡總有些疙瘩。
近來也一直忙亂,老太太的屋子一直沒顧上收拾,她還準備開春了徹底清掃一遍,把裡面的東西都換一換,晾一晾,等閨女再大一點,就讓閨女一個人住,孩子大了,再跟着他們住也不方便,這個屋子是家裡最暖和的一間屋子,窗子也敞亮。
但是現在裡面冰冷髒亂,還有點難聞的味道,閨女帶她去幹啥呢。
她心裡雖然排斥,還是跟着進去了。
一進去,她就感到了濃濃的暖意,身子都舒展開來了,還有一股淡淡的青草香,空氣中一絲灰塵都無,窗戶上貼着白紙,顯得很是亮堂。
最神奇的地方是在炕上,用塑料薄膜搭起了一個棚子,側面留着一個開口,裡面放了幾排盆子,大冬天的,盆子裡竟然長着綠油油的青苗。
仔細看來,是辣椒苗,茄子苗,還有些是韭菜芽,都是常見菜,可是夏天常見,冬天卻是個稀罕物,冬天哪見過青菜,腌的大白菜還要省着點吃,就讓嘴裡有點味兒便不錯了,鹽是個稀缺物,吃鹹菜就不用在飯裡放鹽了。
“溪溪,你這是怎麼弄的?我活了半輩子也沒見過這樣種菜的,怎麼活下來的?你哪來的種子?這些東西都哪來的......”石玉韶腦子裡的問題太多了,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再就是兒子可以給她幫忙,可是這樣巧的心思和方法是怎麼知道的呢?
“媽,這也很簡單呀,就是搭這個棚子費了些勁,主要都是哥哥動手做的,這些東西都是我和哥哥在垃圾場還有收購站找來的,也花了點錢。
至于種菜,就是家裡幹辣椒的辣椒籽埋進去就長出苗了,韭菜是在外面菜地裡挖的根,其他的菜籽都是在家裡找到的,我看媽媽就是這樣種菜的,我就想冬天沒有青菜吃好難受,想種來吃。”
文秀英說的輕描淡寫,可是第一次做這些事,她真是将時間和精力都耗在這上面了,還要燒炕生火,保持溫度,既怕凍死,又怕熱死,弄的她晚上都會夢到菜苗蔫吧了。
“英英,你太能幹了,太聰明了,我種了半輩子地,都沒想到還可以這麼種菜,不過我小時候家裡地還在的時候,你外爺在冬天,也從城裡帶過黃瓜回來吃,不過很少,每人隻嘗了一口。
如果咱們冬天真的能把菜種成,拿到城裡去賣,可是老值錢了。”
石玉韶想到這更是激動的不得了,這樣她家就能有點餘錢了,等後面孩子上學也不愁學費了,家裡的雞蛋也能多給孩子吃幾個,補補身子。
她一下子想了老遠,直到文秀英一臉疑惑的問:“媽,可以在鎮上賣東西嗎?”不是說現在不讓私人做買賣嗎,難道她看的電視上講的不對?
“傻孩子,說是那麼說,總有辦法的,你放心,你爸在城裡也認識幾個人,隻要菜真的能長好,可是稀罕的不得了,不過這個至少也得拿到縣城去賣,鎮上哪有人吃的起。”石玉韶信心在握的道。
文秀英想,電視上肯定不能演這些吧,但是農民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的。
她也被媽媽的情緒感染了,她隻想着改善一下家裡的生活條件,至于發家緻富的事,等再過幾年,光明正大的機會多的是,這些年隻要吃好喝好,健健康康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