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三個月前。
傅翊對阮平說他在忙一件重要公務,不是假話,而是真的。
他和皇後密謀的偷天換日之計已經初顯成效,皇帝在天師的調理下,身子日漸“好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後妃傳出了喜訊。
聖人龍顔大悅,不僅大赦天下,還要舉行大典,祭告宗廟。
祭祀大典上,本就心懷叵測的裴王說錯了一句話,徹底激起了皇帝心中的猜疑。
裴王質疑天師之能,稱皇帝不可能令妃嫔懷孕,一定是天師在弄鬼。
他本意是懷疑皇嗣有假,可聽在聖人耳朵裡,卻完全是另外一層意思。
太醫都沒敢把話說死的事情,他是如何笃定的?
莫非,是他暗中做了什麼手腳?
由此,太醫院和宮中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最終,還真叫大理寺抓出了一個與裴王暗中勾結的禦醫。
雖然這禦醫極力否認毒害過陛下,稱他隻是把陛下的脈象傳給裴王,但聖人怎會信?
藩王與禦醫暗中勾結,打探龍體情況,他們想做什麼,還用問嗎?
皇帝與裴王之間的信任,逐漸崩塌。
時隔四年,傅翊聯合禦史台舊僚搜集到的裴王罪證,終于可以呈上禦前,替無數枉死之人,也替他自己報得大仇。
這些年來,裴王仗着聖寵,把持朝政,禍亂朝綱,排除異己,長久以來,死在他手中的冤魂不計其數。
尤其,是負有監察百官之責的禦史台,更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當年,他羅織罪名構陷前禦史大夫鄭公一家,緻使鄭氏滿門覆滅。
後來,他強娶楊茹雪,在朝中排擠打壓傅翊,若不是傅翊背後有一個皇後撐腰,他最後就不是被貶去禮部坐冷闆凳,而是去地府報到了。
這麼多年,傅翊表面上随波逐流,甘于平庸,實則一直在隐忍蟄伏,暗中收集裴王的罪證。
阮平見到他忙忙碌碌的那段時間,正是他聯合朝臣,密見皇上,舉證彈劾裴親王的時候。
證據确鑿,裴王無從狡辯,皇帝很快就卸了他的兵權,收了他的封地爵位,将他押入大牢聽候發落。
裴親王下獄的那天,楊茹雪來找了傅翊。
“是你對嗎?”她半是驚惶半是憤怒地道,“是你做的?是你扳倒了裴王?”
傅翊有一瞬間的怔忪,這不是他預料中楊茹雪該有的反應。
裴王,是他和她共同的敵人,裴王倒了,她應該同他一同慶賀才對。
可為何她不僅沒有半點喜悅之色,反而跑來嚴詞質問于他?
這些年來,她不是一直告訴他,她在裴王府過得不快樂,想要脫離裴王的掌控嗎?
“你在生氣?”傅翊不解地問道,“為何?”
她為什麼不能生氣?
楊茹雪都要氣死了,如果不是傅翊還有可利用之處,如果不是還念着過去的一點情分,她現在恨不得殺了傅翊!
“為何?”她尖聲道,“你問我為何?你做這一切的時候,你把裴王打入牢獄的時候,可有想過我會如何?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會一同害死我?”
原來她是在害怕這個。
傅翊解釋道:“我已向皇後娘娘求情,請她出面保下王府女眷幼童,你,不會受到牽連。”
楊茹雪在心中冷笑,說什麼不會受到牽連,也不過是保下一條命罷了。
裴王倒了,她的富貴榮華也跟着一起煙消雲散了!
她今後怎麼辦?頂着一個罪臣之妻的名頭,她就算再嫁,又能嫁到什麼好人家?
她此刻真是恨毒了傅翊,都是他,都是他毀了她的人生。
她真後悔啊,她不該為了心裡的那點虛榮心,一直釣着傅翊,更不該在他面前假裝厭惡王府生活,以至于他一直惦記着扳倒裴王,拯救她于水火。
鬼知道,她根本不需要他拯救!
她在王府過得好着呢!
裴王權勢滔天的時候,她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除了還沒生下一子半女,其他的簡直不要太順心如意。
她當初嫁入裴王府,也并不是傅翊以為的、外界以為的,是迫于裴王的威脅逼迫。
她是自願的!
她父親隻是翰林院的一個七品小官,幾十年了也沒挪過位置,她楊家在權貴如雲的京城,可以說是毫不起眼。
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自己打造成聞名京城的才女,引得裴王主動求娶。
她好不容易才過上了人上人的尊貴生活,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臉色,可現在,這一切都被傅翊毀了!
她承認,她對傅翊是有那麼一點情意,他家世好,品貌不凡,才華出衆,是京中難得的好兒郎。
她和他在一起的時候,也是真心想嫁他的。
若是沒有裴王,她此時應該已經嫁傅翊為妻了。
可裴王就是出現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