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鏡的地點是在伯班克的影棚。
這對卡梅隆來說,如果要是真的拍攝,這半點都稱不上是合适的地方。
《泰坦尼克号》所需的影棚和船本身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各大影視公司原有的影棚根本無法滿足電影所需。
三年前,卡梅隆就已經勸說福克斯影業搭建新的影棚、建造泰坦尼克号的複制品。
在卡梅隆的強烈建議下,福克斯影業勉強答應進行豪賭。
先是搭建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規模最大的攝影棚——福克斯巴哈影城。
工人們在一百天的時間内,建成包含五個攝影棚的大片場、世界上最大的室外/室外攝影水池、世界上最高的攝影棚、一幢服裝樓、一幢演員樓等場所。
其次是建造泰坦尼克号複制品,這項工作比前者繁瑣複雜的多。
在卡梅隆和派拉蒙設計下,花費超過萬餘名工人和三年的時間,完成了高十層樓,超過七百多英尺的船體。
實際上,在搭建大船的複制體時,《泰坦尼克号》的成本便失去了控制。
福克斯影業隐約覺得這個項目的投資過于高,需要找一個合作夥伴分擔風險,于是剛拉上了派拉蒙影業作為發行公司。
當然,派拉蒙盡管看好這部電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顧慮,擔心成本超出太多,将投資上限定為6500萬美元,其餘投資都由福克斯承受。
福克斯影業原本以為兩家大型影片公司合作,自己需要承擔的部分不超過六千萬美元。
可就在前段時間,在演員卡司陸陸續續集齊,眼見着可以盡快實地拍攝時,卡梅隆提出加高預算的請求。
福克斯影業頂着壓力和對卡梅隆本人導演方面才華的期待,多番會議下,決定給卡梅隆開綠燈,再次增加了兩千萬美元的預算。
有了這兩千萬美元的注入,選角工作和籌備工作變得快了起來。
于是現在,卡梅隆見到了他目前最滿意的兩位“露絲”候選人。
和琳賽一樣,凱特-溫斯萊特也特地提前了一刻鐘趕到影棚。
作為一個英國人,凱特有着準确的時間觀念。為了凸顯她對這次試鏡和見面的期待,她又特地提前了一刻鐘到達現場。
于是非常巧合地,在影棚外的大廳,凱特-溫斯萊特第一次見到了這位有強烈競争力的對手。
她在倫敦上了幾年的戲劇學院,表演履曆不算太過豐富,簽約的經紀公司也不算是大牌——至少比起來ICM這樣的龐然大物,她的經紀公司根本不太夠看。
之前參與《理智與情感》的角色競選時,凱特以為憑借自己的能力拿下瑪麗安娜這個角色并不算難。
她對自己的演技有信心,外表儀态都算出衆,也花了很多時間去聯系導演組。
但出乎意料的,在主演幾乎全是英國演員的情況下,這個叫做琳賽-霍克的美國女演員,成了“瑪麗安娜”。
對此,凱特沮喪了一陣子。
她隻能勸慰自己,琳賽-霍克的經紀公司能力強勁,她本人的演技也尚可,加上這是一個美國的制片公司出品的電影。
落選瑪麗安娜這個角色,并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
但當接受到《泰坦尼克号》選角導演的電話時,凱特沒有想到,自己會再次被告知:她即将和琳賽-霍克進行最後的試鏡和競選。
她這才仔仔細細地去研究這個最大的對手。
這一看,凱特-溫斯萊特頓覺壓力不小。
兩部票房上座率爆火的商業片,頻頻出現在時尚和宣傳雜志的内封或者是首封,多個人氣獎項和提名,就連她自認為不錯的文藝片領域——琳賽-霍克的表演都十分出衆。
凱特-溫斯萊特不喜歡妄自菲薄,但她必須承認,這個對手有着十分不俗的演技。
而且,她還有着格外漂亮的臉蛋。
經紀人小聲提醒,“凱特,很不巧,琳賽-霍克就在你身後五米的距離。”
出于對這次試鏡的重視,凱特的經紀人陪同一起。如果試鏡成功,經紀人需要處理片酬、合約等問題。
凱特看向來人。
她穿着簡約的白色針織短衫和黑色的半身裙,長卷發溫柔地披在肩上,五官精緻但并不銳利,畫着簡單的妝容。
明明身處好萊塢這座名利場,她看起來格外随性從容。
凱特決定先出口介紹,“嗨,你好,我是凱特-溫斯萊特。”
“很高興見到你,我是琳賽-霍克。”
經過昨晚瑞凡的開導,琳賽現在已經沒有太大的患得患失感。
她确實十分想獲得露絲這個角色,也希望可以和瑞凡在同一個劇組表演對手戲。
但做最好的準備,也要做最壞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