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銅?
置換反應?
機械能?電能?
磁場?電荷?
電磁反應?
死去已久的高中化學課本和物理課本一起跳出來,開始“咣咣”敲裴甯的頭。
裴甯被敲疼了,便開始回憶高中地理知識,妄圖通過遙遠的記憶來嘗試勘測分辨銅礦的存在,也許裡面會藏着很多純銅……
但是被死去已久的高中地理課本提着現代先進勘測和開采工具,“咣咣”敲頭。
“咣咣咣——”
等等,就算他真的根據自己那貧乏的高中知識制作出了一個依靠機械能的人力發電機……難道要他沒日沒夜地腳踩縫紉機……不,是腳踩發電機,成為人形發電器嗎?
他一個人踩出來的電,難道還能供應整座庇護所的電量嗎?
再退一步,若是他真的化身沒日沒夜不停發電的人形發電機……那他得吃多少東西,才能彌補能量的損耗啊?
衆所周知,能量是守恒的。
他踩出來的電越多,損耗的食物和水分就越多……而且人的精力是有上限的,他也不可能天天踩縫紉機……啊,不,是發電機。
所以他為什麼不安安分分地使用庇護所裡面自帶的發電機,不過隻是消耗一點點能源、一點點燃料……
該死,他就是找不到能源和燃料才開始思考其他出路的!
沉思良久,最後裴甯得出一個結論,也許工業革命還不适合這個已經荒蕪許久的廢土世界……
絕對不是他的知識儲備不夠!
現在裴甯越發想念自己曾經生活的世界,工業的光輝灑遍了天空和大地,雖然機器的運作原理裴甯大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這完全不妨礙裴甯享受工業文明帶來的便利與快捷……
至于現在……罷了,還是不提為好。
其實裴甯本來也沒有那麼好高骛遠,工業文明的曙光不能被他點亮,但是古代百姓的智慧卻可以被他學習……
什麼制陶啦、曬鹽啦、燒瓷啦、做糖啦、煉鐵啦……可在這個世界,裴甯連找根能夠鑽木取火的木頭都找不到!
他所有能見到的木頭,全是系統自帶的!
更别提這些能夠促進生産力的古代技術了。
就算裴甯想要回到原始社會,他都沒有這個機會!
在裴甯以前玩過的基建遊戲中,往往存在一個真理——“想要富,先砍樹”。
然而裴甯環顧四方,實在是找不到一棵樹。
可見這個世界荒蕪到了哪種程度,他甯願去原始社會種樹!
所以問題又回到了最初,找能源、找燃料、找木頭!
不然他就要真的化身人力發電機,來度過能源耗盡後的日子了!
——當然,前提是他得回憶起電磁感應的發生過程,成功制作出人力發電機,并且将這個簡陋的人力發電機與複雜的庇護所電線相互連接。
說起來……庇護所裡有磁鐵,能構建出發電需要的磁場嗎?
裴甯一想就頭疼,索性便先把這件事抛到一邊。
目前已知,東方、西方、南方,裴甯都已經簡易地探索過了。
現在剩下的,就隻有北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