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閑庭此前并沒有想過,他會對葉不語和遊以情之外的第三人去講述這段故事。
隻有他和葉不語知道的這段記憶,當初他并不是沒有想過要對遊以情講述。
但自從發現遊以情開始微妙地抗拒着接觸與全新的她相關的故事時,信步閑庭便放棄了這些念頭。
除非他有願意站出來主動接受的一天,否則這些故事恐怕比聽課還無聊。
而眼前的少女林曉做到了。
她讀了葉不語喜愛的故事,與她成為了好朋友。她也找到了那隻總是縮在自己世界中的不語貓,帶着他開始了新的冒險。
就像他當初細心澆灌着奇迹的種子一樣,那一輪花朵再度對他綻放。
「知此痛楚的你最後将再次在這裡埋下種子
但願那豔麗的花朵終将有一天能再度盛放
知此痛楚的你在不帶一點動搖的澆灌之時
擁有未曾見過的色彩的花将再度邀你前來」
所以,他總是會對異端先驅的這一首冷門曲愛不釋手。
“以情是這樣說的?她讨厭面對日記本裡的自己,并且否定了自己寫在裡面的選擇。這……确實是實話。”
葉不語會寫進日記本裡的東西并不隻有不想忘卻的事物。
還有部分東西是無奈與負能量的集合體,包括她抱着不愉快的心情做出的抉擇。由于對他人啟齒隻會造成巨大壓力,葉不語會選擇寫進記事本裡。
比如公公婆婆與她的理念不合,以及對她抽煙的苛責,更甚時會貶低她的穿着搭配與興趣愛好。
她在日記本中的選擇是避讓,并且列舉出了許多可以逃開苛責的手段。這些手段被重生後的她看見後,隻覺忿忿不平。
“還有一件讓她氣憤的事,是和以情有關的。關于她對以情被校園霸淩的處理。”
葉不語并沒有選擇向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老師投訴為難遊以情的學生,而是選擇在家長會上私下與他們的家長刻意交好,通過這種對監護人的示好來影響其子女的作為,以這種柔和的方式緩和了霸淩同學對他的傷害。
即使那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遊以情還是在她的這種小動作下毫發無損地度過了心智尚需好好呵護的學生時代。
“喜歡的事隻能偷偷摸摸地做,連自己的孩子都隻能用這種憋屈的方式守護。她覺得日記本裡的葉不語活得很束手束腳,被自由所唾棄。”
為了喚回記憶而讓葉不語翻看自己的日記,反而把事态弄得更糟。
畢竟在那之前,除了她本人,誰都不知道她在日記本裡寫了什麼,誰能想到裡面竟然藏着那麼多複雜的故事呢?
“但……人能做出的選擇,大多是經驗積累之談。雖然我聽着也很憤慨,可我理解她為什麼能做出那種選擇來守護以情。換作是我,可能也……”
林曉輕聲贊同了葉不語曾經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