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蒼山負雪 > 第22章 算賬

第22章 算賬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葉峰看着賬簿忽然一拍桌面,震得那茶壺也跟着“哐當”地搖晃起來,若非齊逍遠眼疾手快給扶住了,得倒沈南初一身茶水。

沈南初在座上淺笑,等着聽葉峰的後文。葉峰忙将手裡的賬給沈南初看。

這錢看似很多漏洞,實際上除了鹽稅都跟戶部沒有太大關系。

“宋硯池說的有依據,但是現下最大的問題是這賬簿看上去沒有任何問題。”

沈南初翻開泛黃的紙頁,指尖停在"鹽引折糧"條目上。一千七百多萬兩白銀折成糧秣,這在災荒年間本屬正常,可戶部賬冊與燕京庫檔的單位差異,恰似一道鴻溝橫亘眼前。

"王大人說這八百多萬兩銀子折成了糧食?"葉峰突然拍案而起,震得茶壺哐當搖晃。若非齊逍遠眼疾手快扶住,沈南初的月白長衫怕是要濺滿茶湯。

王剛強作鎮定:"調令手谕俱在,有福安公公的朱批為證。"

"福安?"葉峰冷笑,"那個跟着先帝殉葬的老閹人,倒是成了你們的護身符?"他抓起賬冊甩向王剛,"本官倒要看看,這賬本裡藏着多少見不得人的勾當!"

沈南初望着争執的兩人,忽然開口:"王大人,三年前的糧價......"

"回沈大人的話,"王剛忙不疊答道,"那會兒江南豐收,一兩銀子可購二石粟米。"

"二石?"沈南初若有所思,"可據我所知,同年西北用兵,南方又有蟲害,有些地方的糧價曾飙至五兩一石。王大人如何斷定,這八百多萬兩折的是豐年時價?"

殿内突然靜得落針可聞。葉峰眯起眼,似在琢磨沈南初此舉是相助還是拆台。王剛額上冷汗涔涔,正欲辯解,忽聞院外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啟禀大人,"一名青衣屬官踉跄闖入,"大理寺急報,福安公公當年經手的鹽引文案......"他壓低聲音,"被人縱火焚毀了。"

葉峰霍然起身,袍袖掃落硯台:"好個死無對證!"他轉身盯着王剛,"本官倒要看看,你還能變出什麼花樣!"

沈南初望着滿地狼藉,輕輕搖頭:"火來得可真及時。"他的目光掃過王剛攥得發白的指節,"王大人不妨說說,這八百多萬兩銀子折糧後,存放在哪座糧倉?"

“西跨院......。”王剛正要開口,窗外突然傳來更夫驚恐的喊聲:"走水了!西跨院走水了!"

一系列的巧合,讓在場人的臉都變了色。

衆人沖到廊下,隻見西側廂房濃煙滾滾,火舌舔舐着窗棂。齊逍遠轉身欲沖,卻被沈南初按住:"不必了,該燒的都燒了。"

葉峰氣得跺腳:"這分明是殺人滅口!"他轉頭瞪着王剛,"王大人還有何話說?"

王剛撲通跪地:"下官委實不知啊!這......這定是有人栽贓陷害!"

沈南初望着火光中扭曲的賬冊,忽然輕笑:"栽贓?倒像是亡羊補牢。"他轉身對葉峰拱手,"葉大人,此案牽涉甚廣,不如暫且收兵?"

葉峰咬牙切齒:"沈大人這是要半途而廢?"

"非也。"沈南初目光如炬,"是怕打草驚蛇。"他俯身撿起半張未燃盡的賬頁,"且看這墨迹,分明是新寫的。"

“.........,”王剛拿帕子抹着額上的汗,說:“這糧食那麼多,并沒有全部放來這,運來的路上,那年揚州那邊出了事,先帝念及百姓,便讓揚州巡撫留下一半,好在事來去都快,揚州糧倉每年都忘裡邊添新換舊,先帝也沒有拿回來的打算,就一直放在了揚州。”

自古以來糧食并不是一直存放不動,谷物容易變質儲存不會超過兩年,所以就有了新陳替換制,揚州是大運河的重要節點,又是兩淮鹽運地,經濟繁榮,存糧或許在數萬到百萬之間。不過揚州官倉總容量九十五萬石,就不知道糧食有沒有在私倉裡。

辦差大院的燈火一直亮到了天明, 都察院的人一個個算得頭暈目眩, 最終把有問題的賬目整理出冊,遞交到葉峰手中。

沈南初都看了, 葉峰轉手附上奏折,呈到了蕭時予案頭。

内閣在宣室殿共商此事。

葉峰說:“皇上, 見微知著,由此案可以看出, 菜據貪賄已久。這些幾年他把持全國賦稅大權, 怕是還有許多像這樣的假賬。

如今國庫開支吃緊,地方拖欠稅銀的情況也層出不窮, 留着這等人在跟前, 就是助纣為虐, 危害社稷!都察院職在督察二字,是臣的失職,如今證據确鑿,臣彈劾代衍及其部署貪污受賄。”

菜據絲毫不為之所動,說:“本人還沒有受審,受賄案全憑你一人之言便能下定判決?那以後還要什麼三司會審?!不如就由葉大人一人拍案獨斷嘛!

如今大理寺要追查所呈賬本是否屬實,這才過去多久,人證還沒有審查,你,你們就要急着定罪。我看葉大人不是想要查是誰貪污,而是想要借此機會鏟除異己!”

“我若當真有罪,急什麼?要判也得按規矩!按章程判!不然國之律法何存!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葉峰嘲諷道:“你個老不死的賊,你的罪還有得着查嗎?你在等誰給你翻案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